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三段式门极驱动抑制MOSFET关断过冲振荡的研究

王孝伟  李铁才  石坚  林琦  
【摘要】:针对电机等感性负载电路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关断瞬间容易产生高幅值的高频电压振荡,不仅增加了系统的电压应力,还为系统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的问题,对MOSFET的关断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低侧功率驱动电路中门极电压对MOSFET关断过程的影响,推导出了关断过冲电压随门极电压变化的关系式;基于分析提出了闭环的三段式门极电压控制方法,并设计了电路,电路在漏极电压首次超过母线电压的瞬间,自动生成一段辅助电平信号,并施加至门极,用以抑制电压过冲和振荡。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简单、灵活、动态响应迅速,可以非常有效的抑制高幅值的高频电压振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卫东,魏同立;低温NMOSFET的解析模型[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5年01期
2 Filippo Di Giovanni ,Gaetano Bazzano ,Antonio Grimaldi;包含热模型的大功率MOSFET新型电路模型[J];今日电子;2003年03期
3 ;飞兆半导体推出四款30V、N沟道汽车应用MOSFET[J];电子与电脑;2004年03期
4 陈大同,李志坚;一种新的有沟道注入的短沟MOSFET的阈电压解析模型[J];电子学报;1990年06期
5 柯导明,童勤义;宽温区耐高温硅集成电路中MOS晶体管的电学特性[J];电子学报;1993年02期
6 子凡;一种能避免在感性负载去激过程中导通的MOSFET开关电路[J];安徽科技;1994年02期
7 吴刚;G&W TW-F600SE型MOSFET合并式放大器详解[J];实用影音技术;2001年04期
8 徐昌发,杨银堂,刘莉;4H-SiC MOSFET的温度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02年05期
9 方圆,李伟华,钱莉;一种基于双极工艺的纵向多面栅MOSFET的结构与工艺[J];微电子学;2004年04期
10 C.Frank Wheatley,Jr,蔡永才;COMFET——最终的功率器件 功率器件的一般性研究[J];微电子学;1987年01期
11 陈学良,王自惠;非对称轻掺杂漏(LDD)MOSFET[J];半导体学报;1990年02期
12 龙伟,徐元森;提高MOSFET沟道载流子迁移率的新方法[J];半导体学报;1990年11期
13 张义门,滕建旭;亚微米MOSFET的计算机模拟[J];半导体学报;1991年05期
14 陈南翔,张旭光,张美云,李映雪,王阳元;ELO/SOI膜上短沟道MOSFET的研究[J];半导体学报;1992年05期
15 张刚;SiC半导体材料与器件[J];半导体技术;1995年01期
16 ;防止电池反接的MOSFET[J];电子产品世界;1996年06期
17 周浩华,姚立真,郝跃;深亚微米MOSFET模型研究进展[J];电子科技;1997年02期
18 ;飞利浦半导体新型超小型功率开关MOSFET[J];世界电子元器件;1998年08期
19 ;Intersil整合功率驱动芯片和MOSFET器件[J];电子工程师;2002年10期
20 ;5种N沟道40V MOSFET[J];世界产品与技术;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小强;吴汉华;权勇;刘海波;;差模辐射和辐射抗扰性在PCB设计中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齐俊臣;刘春和;封艳文;易当祥;;电子产品抗电磁干扰简析[A];2008第六届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哲;曾翔君;张永锋;杨旭;王兆安;;一种基于铝丝键合工艺的半桥型电力电子集成模块的研制[A];第12届全国电气自动化与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吕建工;付利平;陈济;王永松;;电子电路的电磁干扰探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李安平;陈捷;高攸纲;;高速数字电路的电磁兼容研究与仿真[A];第17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刘鸿琴;;浅谈电磁兼容及其测试[A];2001年电子测量新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7 陆春玲;陈淑凤;;设备间信号接口电磁兼容性分析实例[A];第十二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罗雪松;;几种地线干扰的排除与分析[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9 党钊;李小群;陈骥;唐军;何伟;;大型激光装置激光能量的自动监测[A];第二届全国信息与电子工程学术交流会暨第十三届四川省电子学会曙光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琼;苏东林;;射频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寿林;基于神经网络的微波射频MOSFET器件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聪;纳米围栅MOSFET器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曦;40nm MOSFET性能波动分析与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秦珊珊;硅基应变MOSFET的研究和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周谦;源漏诱生应变Si/Ge沟道MOSFET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程加力;射频微波MOS器件参数提取与建模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劲;新型应变SGOI/SOI MOSFET的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玉存;MOSFET调制器关键技术及氦离子FFAG感应加速腔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陈勇;MOSFET热载流子退化效应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10 刘志英;新型纳米器件的电学特性和可靠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婧;MOSFET的强电磁脉冲损伤效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曹德安;电磁兼容与EMI接收机设计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马兴胜;雷达固态发射机电磁兼容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建朋;系统芯片中的基片电磁耦合及其抑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杨光东;滤波电连接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张国柱;家用微波炉磁控管仿真与EMI问题改善[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莉;位标器动平衡测试系统中EMC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毕晓君;基于LTCC技术的无源滤波器件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青东;电流镜结构的电磁兼容设计[D];河北大学;2011年
10 杨颖琳;槽栅倒掺杂MOSFET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华;电磁干扰与防护技术(科普之窗)[N];人民日报;2002年
2 ;低电磁干扰、低功耗:ADI公司D类放大器称雄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典循 翻译;MOSFET参数与D类声频放大器性能的关系(3)[N];电子报;2010年
4 典循 翻译;MOSFET参数与D类声频放大器性能的关系(4)[N];电子报;2010年
5 张达 摘译;大功率MOSFET的V_(GS)测量电路[N];电子报;2011年
6 江西 陈金如;TOPSwitch-Ⅱ的使用注意事项[N];电子报;2005年
7 ;“锐晶先锋”FP705 有效减少电磁干扰[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8 典循 翻译;MOSFET参数与D类声频放大器性能的关系(2)[N];电子报;2010年
9 王竹青;剖析电脑的电磁干扰[N];电脑报;2002年
10 四川 曹文;MOSFET实用检测技巧[N];电子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