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留茶坡硅质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摘要】:湖南安化留茶坡硅质岩沉积在埃迪卡拉纪末期(551~542Ma)的深水盆地中,它们具有如下REE地球化学特征:和PAAS相比,∑REE含量很低(8.6×10-6~18×10-6,平均13.6×10-6),Y/Ho比值较高(33.6~43.9,平均37.4),接近现代海水的Y/Ho比值(44);正的La异常(LaN/CeN平均为1.46),中等负的Ce异常(平均0.65),弱的正Eu异常(平均1.1),正的Gd异常(平均1.07),正的Y异常(平均1.22),LREE和MREE相对于HREE亏损(LaN/YbN平均为0.17,GdN/YbN平均为0.45),显示出和现代海水相似的REE特征,而与海底热液流体及与热液有关的碧玉的REE特征明显不同。这些表明留茶坡硅质岩受陆源碎屑及热液流体的影响很小。留茶坡硅质岩是由风化作用大量带入海洋的溶解的硅质化学沉积而成的。生物作用促进了海水中溶解硅质的沉淀。
|
|
|
|
1 |
常华进;储雪蕾;冯连君;黄晶;张启锐;;桂北泗里口老堡组硅质岩的常量、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指示[J];沉积学报;2010年06期 |
2 |
李晓彪;罗远良;罗泰义;周明忠;;重庆城口地区早前寒武系黑色岩系研究:(2)早寒武世硅质岩的沉积环境研究[J];矿物学报;2007年Z1期 |
3 |
侯增谦,吴世迎,T.Urabe;四川呷村黑矿型矿床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组成及其与现代海底硅质烟囱比较研究[J];地质论评;1996年06期 |
4 |
常华进;储雪蕾;冯连君;黄晶;;华南老堡组硅质岩中草莓状黄铁矿——埃迪卡拉纪末期深海缺氧的证据[J];岩石学报;2009年04期 |
5 |
林良彪;陈洪德;朱利东;;川东茅口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地质学报;2010年04期 |
6 |
林良彪;陈洪德;朱利东;;重庆石柱吴家坪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2010年03期 |
7 |
马文辛;刘树根;陈翠华;黄文明;张长俊;宋光永;;渝东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1年02期 |
8 |
陈大经,黄有德,谢世业;广西高龙金矿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研究[J];矿产与地质;2003年05期 |
9 |
杨成奎;云南东川滥泥坪矿区因民组顶部硅质岩成因及其找矿意义[J];地质找矿论丛;1996年03期 |
10 |
王江海,张丽彦;腾冲热水沉积金矿床硅质岩特征和金银赋存状态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6年01期 |
11 |
徐跃通;建德铜矿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12 |
彭军,伊海生,夏文杰;湘黔桂地区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地质地球化学;1999年04期 |
13 |
赵江天,夏林圻,夏祖春,徐学义;北祁连山大陆裂谷硅质岩的稀土元素判别[J];科学通报;1999年06期 |
14 |
张凡,冯庆来,张志斌,段向东;滇西南耿马地区弄巴剖面早石炭世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地理意义[J];地质通报;2003年05期 |
15 |
梁斌,冯庆来,王全伟,郭建秋,钟长洪,李振江;川西鲜水河断裂带拉丁期放射虫、硅质岩及构造演化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4年07期 |
16 |
何俊国,周永章,杨志军,张澄博,付伟;藏南硅质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效应[J];矿产与地质;2004年05期 |
17 |
兰昌益;淮南煤田上石盒子组中硅质岩的特征及环境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5年05期 |
18 |
吕仁生,隗合明;秦岭热水沉积铅锌矿床中硅质岩特征及成因[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2年01期 |
19 |
姚晓梅,丁悌平;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硅质岩和层状矿体氧硅同位素研究[J];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4年Z1期 |
20 |
李延河,蒋少涌,薛春纪;秦岭凤太泥盆系铅锌矿海底喷气成因的硅、氧同位素证据[J];科学通报;1994年2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