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液管道系统动力反应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架空输液管道系统,考虑介质和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响应研究.针对某些介质和结构参数,得出管内液体流动对系统固有频率及动力响应影响的若干初步结论。
|
|
|
|
1 |
罗奇峰,石春香,曹炳政,杨树龙,熊华,李仕栋;中国近4年结构抗震进展介绍[J];地震学报;2003年06期 |
2 |
罗奇峰,石春香,曹炳政,杨树龙,熊华,李仕栋;Introduction of structural aseismic research in China in recent four years[J];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3年06期 |
3 |
张敦福;康英永;牛海燕;;支承弹簧对输液曲管固有频率和极限流速的影响[J];机械强度;2010年06期 |
4 |
张敦福,王锡平,赵俊峰;悬臂输送管道流—固耦合动力学系统的直接解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
5 |
张敦福,王锡平,张洪伟;用直接法求解半圆形输液曲管的极限流速[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
|
|
|
|
|
1 |
孙建刚,薛景宏,王振;地下输液管道动力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3期 |
2 |
樊丽俭,李会侠,张瑞平;Maxwell模型粘弹性输流管道的耦合模态颤振分析[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
3 |
冯振宇,王忠民,赵凤群;简支Kelvin模型粘弹性输流管道的动力稳定性[J];工程力学;2004年01期 |
4 |
赵凤群,王忠民,冯振宇;三参量固体模型粘弹性输流管道的动力特性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02年04期 |
5 |
柳贡民;陈浩;李帅军;;蒸汽参数对管路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12年02期 |
6 |
黄锦涛;李威;;基于Winding number积分方法求解输流管特征方程[J];舰船科学技术;2011年02期 |
7 |
倪樵,黄玉盈,陈贻平;微分求积法分析具有弹性支承输液管的临界流速[J];计算力学学报;2001年02期 |
8 |
闫祥安,郑炜,张青,鲁宝香;往复泵输液管道结构振动有限元法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1999年06期 |
9 |
王忠民,张战午,李会侠;弹性地基上输送振荡流粘弹性管道的动力稳定性[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10期 |
10 |
郝婷玥;;长输管道流固耦合的振动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4期 |
|
|
|
|
|
1 |
张新培;基于性能的抗震结构设计理论的若干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1期 |
2 |
刘建新;刘军;王红囡;张国军;;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
3 |
刘忠族,孙玉东,吴有生;管道流固耦合振动及声传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船舶力学;2001年02期 |
4 |
甘文水,侯忠良;地震行波作用下埋设管线的反应计算[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8年02期 |
5 |
刘文光,周福霖,庄学真,冯德民,三山刚史,加藤泰正;铅芯夹层橡胶隔震垫基本力学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
6 |
周云,周云,邓雪松,刘季;钢屈服-摩擦复合耗能器的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1期 |
7 |
洪峰,谢礼立;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的决策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
8 |
吕大刚,王光远;基于遗传算法的抗震结构智能优化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
9 |
丁海平,廖振鹏,周正华;土-结构相互作用通用程序的改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
10 |
宋亚新,蒋通,楼梦麟;桩基-非线性框剪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上)──群桩阻抗函数的求取[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