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系谱分析
【摘要】:正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大豆产区。幅员辽阔,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地形复杂,形成了不同的大豆生态类型区域。建国以来,在大豆种子科研工作上,通过农家品种整理、引种鉴定,以及农业科研和高等院校选育的大豆新品种,使生产上应用的大豆品种不断更新改善,对发展我省大豆生产起了很大作用。在此期间,经过省地两级品种审定委员会
|
|
|
|
1 |
杨加银,冯其虎,张复宁;江苏省主要大豆品种系谱分析[J];中国种业;1993年02期 |
2 |
闫哲,常汝镇,关荣霞,刘章雄,邱丽娟;不同来源大豆同名品种“满仓金”表现型及SSR标记的异同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3年02期 |
3 |
陈维元,吕德昌,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绥农号大豆血缘关系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
4 |
王振民,康波,邓劭华;吉林省育成大豆品种的亲缘关系及其育种体会[J];农业与技术;1995年01期 |
5 |
翁秀英,王彬如,吴和礼,王连铮,陈怡,徐兴昌;大豆辐射育种的研究[J];遗传学报;1974年02期 |
6 |
常汝镇,孙建英,邱丽娟;大豆引种与交流规划方略的研究[J];中国种业;1994年01期 |
7 |
韩克;许彦文;刘忠堂;韩玉章;;荆山璞及“荆山璞大豆”良种[J];种子世界;1985年02期 |
8 |
邱丽娟,常汝镇;有效利用国外资源丰富我国大豆的遗传基础[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3年03期 |
9 |
叶兴国,王连铮;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亲缘关系概势分析[J];大豆科学;1995年03期 |
10 |
邴鑫;张治安;徐克章;赵颖君;李大勇;;不同叶运动能力大豆品种叶枕结构的比较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11 |
刘正理,程汝宏,李香月;对华北夏谷子品种的系谱分析及评价[J];作物杂志;1996年05期 |
12 |
张伟;王曙明;邱强;张鸣浩;闫晓艳;付蕾;张征;;从品种志分析吉林省大豆八十五年来育成品种的亲本来源[J];大豆科学;2010年02期 |
13 |
谢震;任卫东;谢幸华;孙淑芝;;大豆优异种质商7608育种价值分析[J];大豆科技;2008年04期 |
14 |
张国栋;黑龙江省大豆推广品种的细胞质来源初步研究[J];大豆科学;1987年04期 |
15 |
熊冬金;赵团结;盖钧镒;;中国大豆育成品种亲本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
16 |
吴琼;孙长君;李书涛;;辽宁棉花品种系谱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10期 |
17 |
宋国安;山东省主要甘薯品种系谱分析[J];中国种业;1989年01期 |
18 |
杨春玲;侯军红;宋志均;李晓亮;李改叶;;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系谱研究及核心种质利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
19 |
刘化龙;王敬国;赵宏伟;邹德堂;陈温福;徐正进;;黑龙江水稻育种骨干亲本及系谱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
20 |
董岭超;闫晓艳;邱强;杨振宇;李曙光;张伟;闫日红;;大豆品种吉林20、30对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分析[J];作物杂志;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