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质量排序和分类研究中密切值法的应用
【摘要】:本文将密切值法应用于土壤质量排序中,并提出了按密切值大小的突变进行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简便,结果客观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多目标决策方法。
|
|
|
|
1 |
林元敏;;福州市绿地公园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7期 |
2 |
章铁,扬斌;果农复合经营模式系统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3 |
李艳茹;梁运江;许广波;安金花;;分形理论及其在土壤物理学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
4 |
李学梅;李忠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及其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
5 |
赵林森,王九龄;杨槐混交林生长及土壤酶与肥力的相互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6 |
龙章富,刘世贵,葛绍荣;退化草地土壤生化活性研究[J];草地学报;1994年02期 |
7 |
李香真,陈佐忠;不同放牧率对草原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8年02期 |
8 |
牛海山,李香真,陈佐忠;放牧率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空间变异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9年03期 |
9 |
张蕴薇,韩建国,李志强;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2年01期 |
10 |
韩永伟,韩建国,张蕴薇;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2年02期 |
|
|
|
|
|
1 |
全燮,许建峰,杨凤林,郎佩珍;模糊混合聚类法对污染物优先排序及分类的探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2 |
王登瀛;多目标决策方案优选的密切值法[J];系统工程;1989年01期 |
3 |
陈彬,杨承惁;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在工程评标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1992年05期 |
4 |
胡秦生,郑春勇;模糊多目标系统实用最优决策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1995年04期 |
5 |
李祚泳,张辉军,邓新民;密切值法用于环境质量的比较[J];环境科学研究;1992年04期 |
6 |
全燮,孙英,杨凤林,薛大明,赵雅芝;海域有机污染物优先排序和风险分类模糊评判系统[J];海洋环境科学;1996年01期 |
7 |
曾赛星,杨培,王有波,何卫;灌区渠首规划方案选择的灰色关联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3年03期 |
8 |
郭建平;模糊综合评判在农业决策中的应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3年04期 |
9 |
曹崇延,王淮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预测;1998年02期 |
|
|
|
|
|
1 |
肖杰;陈艺新;龙浩;李志林;刘伟;何辉;;脊柱侧凸畸形手术治疗策略[A];2009第一届贵州骨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
2 |
宋慧英;王艳丽;;石化科技档案管理之我见[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
3 |
李典军;李新建;张晓蕾;吕勇;;黄丰桥林场森林资源资产实物量的分类研究[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4 |
赵敏;梁毅;;探讨药用辅料的分类管理[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
5 |
谢树莲;凌元洁;;山西省的淡水红藻[A];2004年北方七省市植物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6 |
陈星;;兰溪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及其在博物馆的展示形式初探[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
7 |
楼观城;;浅议期刊分级与分类[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
8 |
乔家君;许家伟;;农田系统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9 |
王同坤;张立彬;刘桂森;;燕山野生山杏种内变异[A];全国首届野生果树资源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
10 |
赵红梅;;热量表的分类及选型[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