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布扭矩形成重组木坯料的力学机理初探
【摘要】:采用横观各向同性假设,对均布扭矩形成重组木网状坯料的静力学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在重组木坯料加工过程中,先对间伐材等进行扭转加载.可以加快径、切向压溃并保证纵向纤维不断,为辗压提供更易于加工的原料。
|
|
|
|
1 |
涂道伍;徐斌;邵卓平;;KY-Fw木材阻燃剂对木材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2 |
徐春广,王信义;液体声发射传感器波动特性理论研究[J];兵工学报;1998年03期 |
3 |
章亮炽,余同希;宽板弹塑性纯弯曲的一个精化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
4 |
余跃庆;连杆机构运动弹性动力分析的一种高效新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5 |
徐春广,王信义,邢济收;车刀破损声发射数学模型的理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6 |
洪滔,秦承森;铝颗粒激波点火机制初探[J];爆炸与冲击;2003年04期 |
7 |
朱明海;光弹贴片法测定强旋薄壁圆筒残余应力[J];四川兵工学报;1994年01期 |
8 |
马岩;板皮的数学模型和材积计算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
9 |
马岩,金维洙,蔡立新,张宁,耿绍辉;均布载荷辗压重组木坯料的强度准则建立初探[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
10 |
邱坚,李坚,刘迎涛;无机质复合木材研究进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
|
|
|
|
1 |
华毓坤;中国竹质复合材料的发展[J];人造板通讯;2001年10期 |
2 |
江泽慧;于文吉;余养伦;;竹材化学成分分析和表面性能表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3 |
吴章康,张宏健,黄素涌,员永生;竹木复合中密度纤维板工艺条件的研究[J];木材工业;2000年03期 |
4 |
王小青;刘君良;张双保;;竹/木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木材工业;2006年01期 |
5 |
杜春贵;高档竹木复合混凝土模板研究[J];木材加工机械;2004年01期 |
6 |
孙丰文;;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静曲强度的预测模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7 |
王文久,辉朝茂,刘翠,王昌命,陈玉惠,付惠;云南14种主要材用竹化学成分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1999年02期 |
8 |
夏萍,江家伍;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配套机具(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9 |
谢力生,向仕龙;板坯表面喷水对干法纤维板热压传热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0 |
常德龙;宋湛谦;黄文豪;胡伟华;李福海;张全来;;真菌对泡桐木材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
|
|
|
|
1 |
朱一辛,饶文彬,关明杰,张晓东;木竹重组材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J];林业科技开发;2003年06期 |
2 |
关明杰;朱一辛;张心安;;重组木与重组竹抗弯性能的比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3 |
马岩,刘伟,李松龄,任长清,任洪娥,金维洙,孟庆军;重组木复合刨花板弹性模量求解方法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4 |
于文吉;余养伦;周月;任丁华;;小径竹重组结构材性能影响因子的研究[J];林产工业;2006年06期 |
5 |
齐英杰,任洪娥,李松龄,马岩;碎料板弹性模量微观力学的发展综述[J];木材加工机械;2002年01期 |
6 |
战丽,齐英杰,马岩,张兆好,关明山,林兰华;重组木复合刨花板截面弹性模量求解方法的研究[J];木材加工机械;2002年02期 |
7 |
高志悦,阿伦;沙生灌木纤维——木束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8 |
李奇,高志悦;沙柳材的又一新利用——沙柳木束/刨花复合板[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9 |
李琴,华锡奇,戚连忠;重组竹发展前景展望[J];竹子研究汇刊;2001年01期 |
|
|
|
|
|
1 |
王成阳;王传贵;;木束﹑竹束的性能及混合比对竹木重组材性能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