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天然次生柞木林凋落物分解规律的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直接收集法收取凋落物,并对凋落物进行详细分类。然后将凋落物各组分定量分装于分解袋中使其自然分解,再按期抽取各样品的分解袋,进行重量测定及营养元素分析,从而得出了凋落物各组分的分解期、半分解期和凋落物在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规律。
|
|
|
|
1 |
王良民
,任宪威
,刘一樵;我国落叶栎的地理分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
2 |
刘琪璟;辽西阜新地区主要树种抗旱性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3 |
周以良,石福臣,陈祥伟,刘敏娟,张志强,孙世民;天然次生柞木林凋落物及营养元素变化规律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0年S3期 |
4 |
陈祥伟,丁宝永,石福臣,刘强;天然柞木林不同群落结构林木生理指标与小气候因子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0年S3期 |
5 |
葛剑平,陈动,李传荣,刘吉春,刘兆刚,丰绪霞,李景文;火干扰对天然红松林结构和演替过程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
6 |
石福臣,杨国亭;蒙古栎群落蒸腾特性的研究[J];植物研究;1993年03期 |
7 |
石福臣;柞树体内营养元素的垂直分布[J];植物研究;1993年03期 |
8 |
魏晓华,周晓峰;三种阔叶次生林的茎流研究[J];生态学报;1989年04期 |
9 |
周浙昆;中国栎属的起源演化及其扩散[J];云南植物研究;1992年03期 |
10 |
王淼,陶大立;长白山主要树种耐旱性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8年01期 |
|
|
|
|
|
1 |
李德军,莫江明,方运霆,薛璟花;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状况研究[J];广西植物;2004年06期 |
2 |
祖元刚,王文杰,杨逢建,赵则海,曹建国;紫茎泽兰叶片气体交换的气孔调节特性:对其入侵能力的意义(英文)[J];林业科学;2005年03期 |
3 |
曾曙才,谢正生,俞元春,刘月秀;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状况研究(英文)[J];生态学报;2002年12期 |
4 |
李海涛;于贵瑞;李家永;陈永瑞;梁涛;;亚热带红壤丘陵区四种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动态及养分释放[J];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
5 |
牛明功,周琳;气孔开关的时间调控[J];生物学教学;2005年02期 |
6 |
江明喜,邓红兵,唐涛,蔡庆华;香溪河流域河流中树叶分解速率的比较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1期 |
7 |
霍宏;王传宽;;冠层部位和叶龄对红松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6期 |
8 |
王慧梅,王文杰,董凤丽,祖元刚;影响喜树组织培养苗离体生根的因素[J];植物学通报;2004年06期 |
|
|
|
|
|
1 |
李兴;程满金;马兰忠;崔彩;;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雨补灌玉米增产机理的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雨水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
2 |
韩亚琦;唐宇丹;石雷;张少英;李向应;;辽东栎研究进展[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