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花草接种炭疽菌后防御酶活性反应的品种间差异
【摘要】:以4个抗病性不同的柱花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接种胶胞炭疽菌后过氧化物酶(POD)、草酸氧化酶(OXO)、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高抗品种Tarido、中抗品种CIAT184和TPRC90087在接种后能较快和较大幅度诱导POD活性,在48 h分别为对照的2.69,1.48和2.27倍。而高感品种Graham需较长时间才诱导POD活性,且诱导幅度较低,在48 h与对照相比没有增加。高抗品种Tar-ido接种炭疽菌后PPO活性持续升高,96 h达到最大值时,处理是对照的2.22倍,中抗品种和高感品种Graham的PPO活性在接种后与对照间差异不大。Tarido的β-1,3-葡聚糖酶在接种后诱导幅度和持续时间均大于CIAT184和TPRC90087,最大增幅依次为对照的1.72,1.46和1.45倍。而高感品种Graham的酶活性无变化。4个品种的总几丁质酶、AAO和OXO活性在接种后与对照相差不大。结果表明,柱花草接种后POD、PPO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被诱导的时间及程度可能与品种的抗病性大小有关。
|
|
|
|
1 |
宋光谟;李兰兴;梁英彩;周明军;;格来姆柱花草引种观察[J];广西农业科学;1986年04期 |
2 |
易克贤;柱花草炭疽病及其抗病育种进展[J];中国草地;2001年04期 |
3 |
易克贤,黄俊生,刘国道,Pualine Weeds,Sukumar Charkraborty;中国柱花草炭疽病原菌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3年03期 |
4 |
戴万煌;廖味光;;玉米地套种柱花草试验[J];广西畜牧兽医;1992年01期 |
5 |
李建辉,卢小良;价值工程对推动柱花草产业现代化的作用[J];南方农村;1998年06期 |
6 |
陈三有;柱花草生产利用技术现状及展望[J];中国草地;2000年04期 |
7 |
宋光谟;P.J.Skerman;;矮柱花草(Stylosanthes humils H.B.)[J];中国畜牧兽医;1979年03期 |
8 |
彭家崇;;耐旱、抗病的多年生豆科灌木——西克柱花草[J];草原与草坪;1985年05期 |
9 |
丁迪云,张庆智,沈玉朗;柱花草插植方法的深入研究[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4年02期 |
10 |
乐开富,杨腾邦,朱帮彤;柱花草品种筛选初试[J];福建农业科技;1995年01期 |
11 |
彭家崇;;优良豆科牧草——矮柱花草在国外的栽培及利用研究[J];草原与草坪;1986年02期 |
12 |
赖志强;柱花草炭疽病与抗病育种[J];中国草地;1997年03期 |
13 |
蒋菊生,谢贵水,林位夫,王岳坤,蔡明道,陈俊明;胶园间种柱花草的生态适宜性及间作效益评价[J];热带作物学报;1999年01期 |
14 |
周汉林,李琼,夏万良,王东劲;柱花草养鹅试验[J];中国草食动物;2001年03期 |
15 |
蒋昌顺,邹冬梅,张义正;柱花草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年01期 |
16 |
宋光谟;P.J.Skerman;;柱花草[J];中国畜牧兽医;1981年01期 |
17 |
郑业鲁;;热带、亚热带优良豆科牧草—柱花草[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87年03期 |
18 |
戴万煌;;柱花草高产优质和高效利用的经验[J];广西畜牧兽医;1992年02期 |
19 |
傅小霞,漆智平,何华玄;柱花草单粒种子DNA提取和RAPD扩增[J];热带农业科学;2004年03期 |
20 |
白昌军,刘国道,王东劲,何华玄,易克贤,罗丽娟;西卡柱花草选育及其利用评价[J];草地学报;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