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7150-T7751铝合金厚板性能的不均匀性

丛福官  赵刚  田妮  李瑞锋  
【摘要】:采用拉伸性能、显微组织、化学成分以及扫描电镜组织、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织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80mm厚7150-T7751合金厚板不同厚度层纵向和横向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80mm厚7150-T7751合金厚板不同厚度层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明显的不同,且并非成分宏观偏析造成的;厚板内部的力学性能存在各向异性,且不同厚度层各向异性的特点不同,板材中心层的纵向强度显著比横向强度大,板材1/4厚度层不仅其纵向强度最小而且还小于其横向强度;板材的中心层的轧制变形程度虽小,但固溶时效后的织构却较强;7150-T7751合金具有合适织构的粗大长状再结晶晶粒与细小等轴晶组织匹配时,在沿粗大晶粒长度的方向可获得较高的强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志奋;李长一;李平和;刘继雄;孙宜强;;EBSD技术在硅钢织构研究中的应用[J];物理测试;2011年02期
2 沈健,张新明;中间退火对3004合金组织、织构和各向异性的影响[J];铝加工;1994年03期
3 杨守杰,戴圣龙,陆政,苏彬,颜鸣皋;Zr对Al-Li合金热轧板材的再结晶温度、各向异性和织构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2001年02期
4 刘海军;方刚;曾攀;;基于晶体塑性理论的大变形数值模拟技术[J];塑性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5 曲家惠;张正贵;王福;左良;;AZ31镁合金室温异步轧制的织构演变[J];材料研究学报;2007年04期
6 温晓静;黄瑶;潘秋红;王雷刚;刘囝;;1100工业纯铝板材的各向异性研究[J];轻金属;2008年03期
7 陈军洲;甄良;戴圣龙;邵文柱;张宝友;;晶粒形貌及织构对AA 7055铝合金板材不同厚度层屈服强度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11期
8 肖伯涛;何长树;赵骧;左良;;电场时效对2014铝合金织构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09年05期
9 张新明,李赛毅;金属材料织构的研究及其发展[J];中国科学基金;1995年03期
10 杨进,尹志民,杨国涛;用双晶近似Schmid因子法处理铝合金板材的各向异性[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5年07期
11 彭继华;李文芳;Jean-Luc Bechade;R. Maury;;织构对先进锆合金蠕变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2008年01期
12 万小勇;江轩;王欣平;程明;朱晓光;;高纯Al-0.5%Cu合金的轧制织构[J];有色金属;2011年02期
13 潘秋红;董则防;黄瑶;王雷刚;万宝伟;;均匀化退火对纯铝铸轧-冷轧板各向异性的影响[J];锻压技术;2008年06期
14 陈志永;才鸿年;王富耻;谭成文;詹从堃;刘楚明;;冷轧Cu板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研究[J];金属学报;2009年02期
15 孟强;蔡庆伍;江海涛;胡水平;;晶界形貌、织构对AZ31镁合金各向异性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16 陈海军;卢广玺;关绍康;;利用EBSD研究轧间退火对铝镁硅铜合金板材织构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1年04期
17 孟杰;金涛;孙晓峰;胡壮麒;;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压缩变形的各向异性[J];材料研究学报;2011年04期
18 С·М·СОСЕДКОВ;邵秀兰;;轧制АМг6厚板时织构形成的特点[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1年04期
19 赵志龙,刘林,陈铮;铈对铝锂合金板材屈服强度各向异性的作用及其理论预测[J];中国稀土学报;2004年01期
20 唐伟琴;张少睿;范晓慧;李大永;彭颖红;;AZ31镁合金的织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锡武;郑子樵;李海;李世晨;钟俐苹;蒋呐;;1420铝锂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2 任连保;王红武;胡清熊;王俭;陈东;;TC4包复叠轧薄板组织与性能特征[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3 刘海涛;王佳夫;刘振宇;王国栋;;铁素体不锈钢双辊铸轧工艺与传统生产工艺的织构比较[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雯;王卫国;方晓英;郭红;;冷轧变形后的回复处理对Pb-Ca-Sn-Al合金后续轧制退火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王雷;李凡;蒋建清;;纯铜冷轧过程中晶粒取向、织构及晶界角度分布特征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季红;季勇;周萍;郑鹉;王艾玲;姜宏伟;;退火对NiCo薄膜各向异性磁电阻(AMR)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7 李慧峰;辛宪诚;张文康;;中间退火温度对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组织、织构及性能的影响[A];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小弟;闻发平;郑芳;;耐指纹板丝状斑迹和热轧高斯织构关系的分析[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9 段外琴;张清辉;师绍广;陈冷;;热浸镀锌钢板的织构与耐腐蚀性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金名惠;黄辉桃;;金属材料在土壤中的腐蚀速度与土壤电阻率[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维;大变形叠轧制备超细晶铜材织构组织演变规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马海涛;高温氯盐环境中金属材料的腐蚀[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韦东滨;金属材料内部裂纹愈合规律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1年
4 刘迪辉;薄板冲压回弹仿真计算及应用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卢书媛;Ni-Pd单相合金的深过冷凝固[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刘运腾;织构材料再结晶退火的蒙特卡罗模型及其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常丽丽;变形镁合金AZ31的织构演变与力学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林金保;往复挤压ZK60与GW102K镁合金的组织演变及强韧化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陈军洲;AA 7055铝合金的时效析出行为与力学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陈彦北;金属板激光加热时的温升、应力、应力波动和塑性区演化[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彦娟;金属薄板的各向异性及其对成形过程的影响[D];燕山大学;2005年
2 康锋;等径弯曲通道变形制备超细晶纯铜及组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吴磊;一种基于反求参数的拉延筋解析模型及工程应用[D];湖南大学;2006年
4 于勇;AZ31B镁合金板材拉伸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杨进;Al-Mg-Mn-Sc-Zr合金板材平面力学各向异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吴杰;模具结构和管材各向异性对不锈钢内高压成形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竺晓华;AZ31镁合金交叉轧制工艺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颖峰;定向凝固织构研究及机理的探讨[D];湘潭大学;2004年
9 姚宗勇;3104铝合金板材深冲制耳的有限元模拟[D];中南大学;2004年
10 邹敏强;定向凝固AZ31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政杰;新日铁开发的焊接部位耐破损厚板技术——HTUFF[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2 张士宏;新时代的金属材料发挥新的作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3 鲍荣华;世界镁业大会首次在我国举办[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4 王祝堂;厚板项目建设浪潮澎湃(三)[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5 廖建国;钢材形状和材质控制模型的现状[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6 甘文;浦项制铁200万吨厚板项目月底投产[N];中国船舶报;2010年
7 唐诗全;攀钢一项应用性基础研究课题通过鉴定[N];世界金属导报;2003年
8 ;金属塑性变形微观机理及织构若干问题的研究[N];湖南日报;2004年
9 李京成;热轧薄板的生产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00年
10 ;微合金化元素在硅钢片中的作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