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0-T7751铝合金厚板性能的不均匀性
【摘要】:采用拉伸性能、显微组织、化学成分以及扫描电镜组织、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织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80mm厚7150-T7751合金厚板不同厚度层纵向和横向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80mm厚7150-T7751合金厚板不同厚度层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明显的不同,且并非成分宏观偏析造成的;厚板内部的力学性能存在各向异性,且不同厚度层各向异性的特点不同,板材中心层的纵向强度显著比横向强度大,板材1/4厚度层不仅其纵向强度最小而且还小于其横向强度;板材的中心层的轧制变形程度虽小,但固溶时效后的织构却较强;7150-T7751合金具有合适织构的粗大长状再结晶晶粒与细小等轴晶组织匹配时,在沿粗大晶粒长度的方向可获得较高的强度。
|
|
|
|
1 |
王志奋;李长一;李平和;刘继雄;孙宜强;;EBSD技术在硅钢织构研究中的应用[J];物理测试;2011年02期 |
2 |
沈健,张新明;中间退火对3004合金组织、织构和各向异性的影响[J];铝加工;1994年03期 |
3 |
杨守杰,戴圣龙,陆政,苏彬,颜鸣皋;Zr对Al-Li合金热轧板材的再结晶温度、各向异性和织构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2001年02期 |
4 |
刘海军;方刚;曾攀;;基于晶体塑性理论的大变形数值模拟技术[J];塑性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
5 |
曲家惠;张正贵;王福;左良;;AZ31镁合金室温异步轧制的织构演变[J];材料研究学报;2007年04期 |
6 |
温晓静;黄瑶;潘秋红;王雷刚;刘囝;;1100工业纯铝板材的各向异性研究[J];轻金属;2008年03期 |
7 |
陈军洲;甄良;戴圣龙;邵文柱;张宝友;;晶粒形貌及织构对AA 7055铝合金板材不同厚度层屈服强度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11期 |
8 |
肖伯涛;何长树;赵骧;左良;;电场时效对2014铝合金织构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09年05期 |
9 |
张新明,李赛毅;金属材料织构的研究及其发展[J];中国科学基金;1995年03期 |
10 |
杨进,尹志民,杨国涛;用双晶近似Schmid因子法处理铝合金板材的各向异性[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5年07期 |
11 |
彭继华;李文芳;Jean-Luc Bechade;R. Maury;;织构对先进锆合金蠕变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2008年01期 |
12 |
万小勇;江轩;王欣平;程明;朱晓光;;高纯Al-0.5%Cu合金的轧制织构[J];有色金属;2011年02期 |
13 |
潘秋红;董则防;黄瑶;王雷刚;万宝伟;;均匀化退火对纯铝铸轧-冷轧板各向异性的影响[J];锻压技术;2008年06期 |
14 |
陈志永;才鸿年;王富耻;谭成文;詹从堃;刘楚明;;冷轧Cu板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研究[J];金属学报;2009年02期 |
15 |
孟强;蔡庆伍;江海涛;胡水平;;晶界形貌、织构对AZ31镁合金各向异性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6 |
陈海军;卢广玺;关绍康;;利用EBSD研究轧间退火对铝镁硅铜合金板材织构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1年04期 |
17 |
孟杰;金涛;孙晓峰;胡壮麒;;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压缩变形的各向异性[J];材料研究学报;2011年04期 |
18 |
С·М·СОСЕДКОВ;邵秀兰;;轧制АМг6厚板时织构形成的特点[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1年04期 |
19 |
赵志龙,刘林,陈铮;铈对铝锂合金板材屈服强度各向异性的作用及其理论预测[J];中国稀土学报;2004年01期 |
20 |
唐伟琴;张少睿;范晓慧;李大永;彭颖红;;AZ31镁合金的织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