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战頠;透辉石岩的分类及其应用领域[J];河北陶瓷;2000年03期 |
2 |
李家英,魏乐军,郑绵平;Cymbella Agardh属(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的一个新化石种的发现及其微细构造[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3年04期 |
3 |
田兆成,姜秀萍;砂体及其研究价值[J];吉林地质;2002年04期 |
4 |
张维宸,刘建芬;神经网络法在寻找"隐伏矿(盲矿)"中的应用机理探讨[J];地质与勘探;2003年02期 |
5 |
韩渭宾;地震活动性参数分类及其相关性初步研究[J];四川地震;2003年03期 |
6 |
吴昀昭,田庆久,陈骏,季峻峰,杜凤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反射光谱在岩石学中的应用——以哈密地区为例[J];岩石学报;2003年04期 |
7 |
李燕;;略论实物地质资料的分类及整理[J];新疆地质;2009年02期 |
8 |
刘玲,黄玲,张晓东,陈永吉;用自组织映射方法进行油气检测[J];石油物探;1994年04期 |
9 |
李津,孙渊;数量化理论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S1期 |
10 |
李锦育;台湾崩塌地的分类与防治工法[J];山地学报;2001年05期 |
11 |
曾允孚,陈洪德,张锦泉,刘文均;华南泥盆纪沉积盆地类型和主要特征[J];沉积学报;1992年03期 |
12 |
王治政,王学买;浅论我国磷块岩矿石的选矿特征[J];化工矿物与加工;1992年01期 |
13 |
邱占祥,王伴月;Allacerops(奇蹄目、犀超科)化石在我国的发现及其分类地位的讨论[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9年01期 |
14 |
钟共清;湖南红层分布与岩溶形态分类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02年05期 |
15 |
李家英,魏乐军,郑绵平;西藏西北部胸隔藻属Mastogloia Thwaites中的一个新化石种[J];地球学报;2003年04期 |
16 |
褚庆忠;含油气盆地反转构造研究综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7 |
柴艳;祁颖辉;;太行山区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与分类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04期 |
18 |
张万选;中国的油气资源及油气藏类型探讨[J];断块油气田;1997年04期 |
19 |
董学晟,夏熙伦;三峡工程船闸高边坡历年岩体力学试验成果综合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03期 |
20 |
杜环虹;人工神经网络自组织分类解释模型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