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注射介质对ICSI后卵子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注射介质对人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卵子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据ICSI所用的注射介质不同,分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组、人血清蛋白(HAS)组、血清替代品(SPS)组。比较3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以及囊胚形成情况。结果 3组间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A组(39.5%)和SPS组(42.4%)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PVP组(22.0%)(P0.05),HSA组和SP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胚形成:PVP组2个,HSA组4个,SPS组3个。结论 HSA和SPS可获得与PVP相似的ICSI体外受精率、卵裂率和较好质量的胚胎。
|
|
|
|
1 |
周桦;何志旭;赵淑云;杨朝;徐文杰;张坤;许文方;吕晶;潘莉娜;黄官友;周从容;赵孝梅;王星慧;;不同注射介质对ICSI后卵子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8年22期 |
2 |
王利红;田姗;钟景琦;连方;;精液质量对ICSI卵子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影响[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0年03期 |
3 |
宋明哲;熊风;孙青;李观贵;万才云;陈培林;曾勇;;分析卵母细胞MII率对ICSI受精及胚胎发育的预测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7年12期 |
4 |
孙绪磊;徐嘉君;冷义福;文江;张学奎;卜英波;马小菊;胡淑敏;;弱畸形精子症与体外受精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年13期 |
5 |
何为公;李守柔;;高热对胚胎发育的影响[J];遗传与疾病;1986年03期 |
6 |
叶晓云;冀瑞君;汤玉平;平玉贺;;中西医结合治疗胚胎发育迟缓7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年10期 |
7 |
马博;张红;;ICSI胞质回吸程度对卵细胞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年30期 |
8 |
王艳霞,方群,周祎,冯穗华;绒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mRNA表达及其与胚胎发育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年07期 |
9 |
叶晓云;平玉贺;冀瑞君;;中西医结合治疗胚胎发育迟缓30例[J];中医药导报;2012年07期 |
10 |
叶晓云;平玉贺;冀瑞君;;中西医治疗胚胎发育迟缓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2年09期 |
11 |
孟祥黔;曾泳梅;刘思瑶;黄军;周建明;钟影;;精子空泡对ICSI患者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15年07期 |
12 |
许汴菊;李红梅;;HIF-1α在胚胎发育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伤残医学;2012年11期 |
13 |
李永红;吴钦兰;邹一梅;潘伟芳;彭丹;刘欣燕;;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胚胎发育停止的关系[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14 |
黄国宁;;胚胎发育与表观遗传修饰[J];生殖与避孕;2014年09期 |
15 |
府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胚胎发育停止流产的临床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1998年06期 |
16 |
;胆固醇对胚胎发育很重要[J];医学信息;1996年12期 |
17 |
邹淑花,李凤兰,吴瑞英,王晓燕,毕媛,王海涛,张全;卵子第一极体、卵周隙及胞浆形态与ICSI后受精率和胚胎质量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年04期 |
18 |
罗美瑜,陈文桢;人体胚胎发育与优生的关系[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2年04期 |
19 |
孟祥黔;龚艺;熊符;何菲;全松;刘敬;;人类精子空泡及中心体形态对ICSI患者胚胎发育的影响[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6年06期 |
20 |
蒋益群;王珊珊;张宁媛;徐志鹏;孙海翔;;ICSI周期卵子成熟度对胚胎发育与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5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