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陵凤;韩春好;李超;;灰色模型用于卫星钟差长期预报的性能研究[J];天文研究与技术;2007年03期 |
2 |
徐维梅;卢秀山;郑作亚;;精密单点定位中三种GPS卫星钟差预报模型的精度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9年05期 |
3 |
谷川;张岳;;GM(1,1)灰色模型改进及其应用[J];海洋测绘;2008年03期 |
4 |
徐君毅;曾安敏;;ARIMA(0,2,q)模型在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05期 |
5 |
王根绪;长期径流预报的灰色双向差分模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6 |
曹杰,张万诚,杨明,陶云;灰色时变参数模型及其对气候预报的应用[J];大气科学;1995年06期 |
7 |
朱陵凤;李超;刘利;陈刘成;董恩强;;基于国产氢原子钟的钟差预报方法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01期 |
8 |
罗荣桂,陈炜;灰色模型的一点改进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8年02期 |
9 |
贺建勋,罗春龙;LQC问题与灰色经济系统的最优控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
10 |
熊铁虹;疲劳试验在线监测的灰色模型及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1989年03期 |
11 |
方一平,曾安全;杨树生长模型的选择[J];生物数学学报;1995年03期 |
12 |
吕海涛,赵林明;应用灰色模型(GM)时注意的一些问题[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13 |
杨杰,党志良,高杰;灰色非线性常微分方程预测研究及模型[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14 |
杨保华,韩光,刘燕;灰色GM[1,1,t~(1/2)]模型及在药动学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年01期 |
15 |
陈为亚;;城市年需水量的灰色预测探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1期 |
16 |
王丰效;郭天印;;基于中心逼近的非等距灰色模型[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7 |
程银才;李明华;;灰色双向差分模型在地下水动态预测中的应用[J];地下水;2008年01期 |
18 |
徐松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湖北国内旅游预测[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
19 |
贾备;邬亮;;基于灰色理论的基坑沉降预测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20 |
李颖;;灰色模型在社会经济预测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0年Z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