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GIS混合数据结构研究
【摘要】:本文在对三维(3D)GIS中多种数据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展了三维行程编码方法,完善了有关四面体格网的理论和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八叉树和四面体格网的混合数据结构,以及基于混合数据结构的3DGIS概念,最后通过实验对有关理论成果进行了验证
|
|
|
|
1 |
姜永发,闾国年,彭世揆;三维景观GIS几何建模方法——以无锡唐城为例[J];地理研究;2004年02期 |
2 |
郭际元,龚君芳;由三维离散数据生成四面体格网算法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3 |
田宜平,袁艳斌,李绍虎,吴冲龙;建立盆地三维构造-地层格架的插值方法[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4 |
王京;赵珍梅;曹代勇;;浅谈海外数字油田与勘探开发一体化集成系统建设[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1期 |
5 |
符海芳,朱建军,崔伟宏;3D GIS数据模型的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2期 |
6 |
盛业华,刘平,袁林旺,叶春,黄云,黄亮;地学现象三维空间模拟-以点源烟气扩散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2005年03期 |
7 |
袁艳斌,张勇传,王乘,袁晓辉;流域地理景观的GIS数据三维可视化[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
8 |
吴立新,陈学习,史文中;基于GTP的地下工程与围岩一体化真三维空间构模[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6期 |
9 |
吴立新,史文中,Christopher Gold;3D GIS与3D GMS中的空间构模技术[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
10 |
沈大勇,林珲;动态柔性地物三维模拟理论与方法新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
|
|
|
|
|
1 |
钟登华,李明超,杨建敏;复杂工程岩体结构三维可视化构造及其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
2 |
钟登华,李明超,王刚,王义锋;基于三维地层模型的岩体质量可视化分级[J];岩土力学;2005年01期 |
3 |
王明华;白云;;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土工基础;2006年04期 |
4 |
钟登华,王刚,李明超,王义锋;三维地质模型信息可视化与工程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5 |
刘万青;石云;刘勃利;;利用IMAGIS快速制作城市三维景观图的方法——以西北大学校园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6 |
曾新平,吴健生,郑跃鹏,杨自安,张普斌;用于固体矿产勘探和开发的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基于混合数据模型[J];矿产与地质;2004年06期 |
7 |
林凡亮,杨波,闵铁锐,李新胜;设计模式和构件技术在航空管制地理信息子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8 |
曹彤,逯燕玲,张辉;三维GIS中的八叉树模型可视化研究——以矿体信息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9 |
吴德华,毛先成,刘雨;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综述[J];测绘工程;2005年03期 |
10 |
田宜平,袁艳斌,李绍虎,吴冲龙;建立盆地三维构造-地层格架的插值方法[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
|
|
|
|
1 |
孔金玲,王文科,翁晓鹏,麦柳妍;基于GIS的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6期 |
2 |
郭婧;张立朝;王科伟;;基于ArcGIS Server构建地理信息服务[J];测绘科学;2007年03期 |
3 |
蒋景瞳,刘若梅,周旭,贾云鹏;国家标准《地理信息元数据》研制与实现若干问题[J];地理信息世界;2003年05期 |
4 |
林爱文,卢永华,王伟;基于GeoMap的电力消防设备管理系统的建立[J];测绘通报;2003年08期 |
5 |
孔金玲,王文科,杨泽元,麦柳妍;基于GIS的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4期 |
6 |
樊杰,许豫东,邵阳;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人文地理视角与新命题[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
7 |
田冉,闾国年,张宏,冯文钊;房产专题信息分类与编码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4年02期 |
8 |
张渭军;王文科;翁晓鹏;;基于三棱柱体的三维地质体可视化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5期 |
9 |
陈国栋,洪天求,刘因;矿产资源经济潜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5年02期 |
10 |
刘芳;王玲;;基于动态规划思想求解关键路径的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