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反应器中Ni-Cu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乙烯的研究
【摘要】:将硅藻土 TiO2 聚乙烯 (或聚丙烯 )疏水复合膜反应器应用于CO加氢合成乙烯的反应过程 ,以Ni Cu/TiSiO和Ni Cu/MgSiO为催化剂 ,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和进料组成等因素对CO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膜催化反应的产物与常规催化反应相同 ,催化反应机理没有区别 ,在适宜条件下 ,膜催化反应的CO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较之常规催化反应提高了 10 %左右 ,二氧化碳和甲烷的选择性降低 ,而乙烷的选择性略有增加
|
|
|
|
1 |
魏晋;;地下水流动对埋地换热器影响的模拟研究[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6年06期 |
2 |
邸新杰;李午申;白世武;刘方明;薛振奎;;金属磁记忆信号关联维数与应力关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
3 |
易玉峰,丁福臣,李术元;轻质烷烃异构化进展述评[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4 |
高峰,钟顺和;激光促进H_3PW_(12)O_(40)表面甲烷部分氧化反应[J];催化学报;2000年06期 |
5 |
陈军,张鎏,康慧敏,丁富新;ZnO/HZSM-5丙烷芳构化催化剂中锌的形态表征[J];催化学报;2001年03期 |
6 |
郭建维,崔英德,米镇涛,张香文;双环戊二烯加氢异构化合成金刚烷[J];催化学报;2001年03期 |
7 |
梅长松,钟顺和;Cu/MoO_3-TiO_2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J];催化学报;2004年11期 |
8 |
钟顺和,王杰慧,肖秀芬;Ni-Cu和MgO-SiO_2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1995年04期 |
9 |
郑延海;;浅析钻井作业成本的控制与管理[J];财经界;2010年11期 |
10 |
颜莎宁;赵丽;胡国华;沈毅;;WO_3粉体的制备及掺杂研究[J];材料导报;2008年S2期 |
|
|
|
|
|
1 |
李青,钟顺和;CO_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膜催化反应的研究[J];催化学报;2000年02期 |
2 |
王海辉,丛铀,杨维慎,林励吾;在透氧膜反应器中进行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J];催化学报;2003年03期 |
3 |
刘春青,刘韧,刘菁,徐筠,廖世健,余道容;中空纤维催化膜反应器中环戊二烯的选择加氢反应[J];催化学报;1997年04期 |
4 |
徐龙伢,王昌东,贾继飞,杨力,王德宝,刘伟成,王清遐,林励吾;乙烷与CO_2制乙烯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J];催化学报;1998年06期 |
5 |
秦家强;顾宜;;聚酰亚胺/无机粒子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形态控制[J];材料导报;2005年09期 |
6 |
邓娟利;胡小玲;管萍;王广东;;分离用无机膜的制备方法及研究展望[J];材料导报;2005年10期 |
7 |
傅钢,吕鑫,徐昕,万惠霖;CO_2在金属表面活化的能学方法研究[J];分子催化;2001年06期 |
8 |
葛欣,沈俭一;逆水煤气变换耦合乙烷脱氢制备乙烯反应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12期 |
9 |
李传峰,钟顺和;溶胶凝胶法合成聚酰亚胺二氧化钛杂化膜[J];高分子学报;2002年03期 |
10 |
乔放,李强,漆宗能,王佛松;聚酰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J];高分子通报;199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