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山地小城镇经济模式生态化问题
【摘要】:当前西部山地区域小城镇经济基础普遍薄弱,并且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人们急于摆脱贫困所采取的非生态化行为愈演愈烈,山地生态环境系统所承受的压力日益加剧,因此当前在西部山地小城镇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维护的双重挑战。通过分析西部山地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现实,指出经济模式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的重要意义,并阐述了小城镇经济模式选择所应具有的生态化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西部山地小城镇经济模式生态化的对策,应致力于转变传统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以现代产业化方式发展生态农业。
|
|
|
|
1 |
李春涛;试论城市带状绿地的发展与功能[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
2 |
王柏泉;刘华中;廖青龙;;湖北民族学院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
3 |
倪彬,刘新荣;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立法体系构想[J];地下空间;2005年01期 |
4 |
蒋海燕,刘敏,顾琦,侯立军,许世远;上海城市降水径流营养盐氮负荷及空间分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1期 |
5 |
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5期 |
6 |
高太忠,甄桂英,赵文霞,孙传瑞;21世纪初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
7 |
刘敏;水资源量与城市人口规模[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年02期 |
8 |
郭长雷;王丽婧;梅凤乔;郭怀成;;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
9 |
刘豫,董世永;结合“天池林海”小区浅谈山地住区设计[J];重庆建筑;2004年05期 |
10 |
荀平,杨锐;山地建筑设计理念[J];重庆建筑;2004年06期 |
|
|
|
|
|
1 |
杜巧玲,许学工,李海涛,彭慧芳;黑河中下游绿洲生态安全变化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2 |
李俊清,崔国发;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3 |
刘文耀,盛才余,刘伦辉,李昆;南涧干热河谷退化山地植被恢复重建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4 |
袁艺,谢锋,史培军;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用地与农业用地的景观斑块特征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5 |
刘玉斌;绿色营销——21世纪的营销[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
6 |
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
7 |
高延超;何杰;陈宁生;第宝峰;邓文静;;四川省山区城镇山洪灾害特征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8 |
方一平,陈国阶;西昌市生态空间占用及其生态系统安全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
9 |
仇恒佳;卞新民;;环太湖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
10 |
包维楷,陈庆恒,刘照光;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