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东北缘穷阿木太克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摘要】:分布于帕米尔东北缘羌塘地块上的穷阿木太克岩体,与班公湖-怒江洋的闭合有着密切关系。岩体主要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穷阿木太克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07.0±1.2)Ma(MSWD=0.55),属于早白垩世晚期。地球化学结果显示,主量元素具有富Ca、富K、富碱等特点,岩石Al含量较高,为弱过铝质花岗岩系列,具典型的钙碱性特征。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特征,并显示弱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表现出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高度富集和高场强元素Nb、Ta、Ti、Hf强烈亏损。岩石在成因上可能是地壳下部基性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结合本区所处的构造环境,早白垩世晚期穷阿木太克岩体可能形成于羌塘地块与冈底斯地块之间同碰撞(挤压环境)向碰撞后(伸展环境)的转化阶段,为后造山花岗岩类,岩石系列从早到晚由中钾钙碱性系列向钾玄岩系列演化。
|
|
|
|
1 |
林志;;走进冷艳的帕米尔[J];科学之友;2007年01期 |
2 |
陈杰;李涛;李文巧;袁兆德;;帕米尔构造结及邻区的晚新生代构造与现今变形[J];地震地质;2011年02期 |
3 |
阎旭光;戴志刚;尕瓦尔夏;;游荡在帕米尔的精灵[J];新疆人文地理;2010年01期 |
4 |
曾哲;帕米尔纪行[J];中国青年科技;2003年08期 |
5 |
李向东,王克卓;帕米尔隆升过程中地壳的一种重要缩短机制——以齐姆根构造转换域为例[J];新疆地质;2003年01期 |
6 |
傅碧宏,林爱明,狩野谦一,丸山正,郭建明;中国西北帕米尔东北缘的活动断裂研究(英文)[J];新疆地质;2003年01期 |
7 |
宁杰远,臧绍先;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及应力场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1990年06期 |
8 |
;国内公认的超级美景(一)[J];科学大观园;2006年15期 |
9 |
白明洲,王士天,张元盛;帕米尔东北侧邻区第四纪新构造活动规律[J];山地学报;2000年S1期 |
10 |
钱俊锋;李平;钱树根;陈汉林;程晓敢;;西昆仑帕米尔逆掩推覆带结构分析[J];科技通报;2011年04期 |
11 |
段永红,张先康,杨卓欣;帕米尔东北侧基底结构研究[J];地震学报;2002年04期 |
12 |
刘栋梁;李海兵;潘家伟;CHEVALIER Marie-Luce;裴军令;孙知明;司家亮;许伟;;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的构造地貌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11年11期 |
13 |
花狐狸;;应去的20个地方(上)[J];科学大观园;2009年01期 |
14 |
陈荣华;帕米尔东北侧地震危险性评价和可能发震地点的判定[J];内陆地震;2001年02期 |
15 |
洪俊;计文化;张辉善;姚文光;孟广路;王斌;吕鹏瑞;杨博;;南帕米尔北缘切实界别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4年06期 |
16 |
唐兰兰;赵翠萍;王海涛;;2008年新疆乌恰6.8级地震序列震源特征及帕米尔东北缘应力场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4期 |
17 |
李惠兴;帕米尔盘羊[J];丝绸之路;2001年10期 |
18 |
李江海;蔡振忠;罗春树;耿玉海;;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带南端构造转换及其新生代区域构造响应[J];地质学报;2007年01期 |
19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