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超高压岩石中石英的组构和变形
【摘要】:通过对大别地区不同超高压岩石和同一超高压岩石中不同变形期次石英的变形特征的研究 ,探讨超高压岩石折返时的流变学特征和状态。运用野外构造解析、组构分析、透射电镜和应变分析发现 ,除榴辉岩中静态重结晶石英外 ,其它超高压岩石中石英均发生了强烈的塑性变形 ,波状消光、变形纹、变形条带等极为常见。石英石榴岩中石英交叉滑移位错的发育 ,说明经历了高温位错蠕变 ,其代表的差异应力为Δσ =78.92MPa。石英脉的变形是超高压岩石折返到中地壳以后的角闪岩相退变峰期产物 ,其差异应力为Δσ =2 5 .2MPa。超高压二云母片岩中石英典型的糜棱结构代表的差异应力为 :Δσ =5 9.6 1MPa。大别超高压
|
|
|
|
1 |
刘晓春,王明再,曲玮;大别山超高压正片麻岩:岩石学及变质演化[J];矿物学报;1995年02期 |
2 |
刘晓春,曲玮,王明再,龚国洪,张月明,徐惠刚;大别地区不同类型岩石的超高压结晶实验及其岩石学意义[J];矿物学报;1995年03期 |
3 |
刘晓春,曲纬;变质地质学新领域─—超高压变质作用与地球动力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5年02期 |
4 |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首钻靶区选定预定井深5000米左右,5年完成,投资逾亿元[J];地质与勘探;1996年02期 |
5 |
王清晨,从柏林;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J];中国科学D辑;1996年03期 |
6 |
苏尚国,顾德林,张长厚,赖兴运;山东胶南隆起长英质岩石超高压高压岩石特征及其P—T演化[J];中国区域地质;1997年04期 |
7 |
李曙光;大陆俯冲化学地球动力学[J];地学前缘;1998年04期 |
8 |
赵志丹,周文戈,谢鸿森;超高压变质作用与壳幔循环[J];地学前缘;1998年S1期 |
9 |
金振民,金淑燕,高山,赵文霞;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形成深度局限于100~150km吗?——针状含钛铬磁铁矿的发现及动力学意义的思考[J];科学通报;1998年07期 |
10 |
郭震宇,董火根;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石变形构造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