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前寒武纪地质新知
【摘要】:正 1984~1986年期间,曹熹、俞保祥、周裕文、卢静文和李桂林与东北地质勘探公司合作,完成了鞍山地区近300km~2面积的1:2.5万地质填图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交了成果图件和“辽宁鞍山地区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和花岗质岩石”专题研究报告。该项成果将在近期内组织评审。通过本次工作获得的主要认识是:
|
|
|
|
1 |
杨丙中
,王东坡
,李西建;松辽盆地东部地区推覆构造与油气勘探趋势[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9年04期 |
2 |
张兴洲,张元厚;蓝片岩与绿片岩共存:龙江岩系构造演化的新证据[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1年03期 |
3 |
党廷松,李德荣;关于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同位素地质年代学问题的讨论[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3年03期 |
4 |
吴福元,孙德有;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5 |
马小刚,王东坡,薛林福,王青海,王孔伟;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6 |
许文良,王冬艳,王嗣敏;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作用的pTtc模型与岩石圈演化[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7 |
曹成润,刘正宏,王东坡;黑龙江省东部虎林盆地断块构造特征及其运动学规律[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8 |
王清海,许文良;松辽盆地形成与演化的深部作用过程——中生代火山岩探针[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1期 |
9 |
曹成润,郑庆道;黑龙江省东部残留盆地群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2期 |
10 |
叶慧文,张兴洲,周裕文;牡丹江地区蓝片岩中脉状青铝闪石~(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