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水动力学的潜艇尾迹非声探测技术研究之进展
【摘要】:伯努利“水丘”、开尔文尾流、涡尾迹、内波尾迹都起源于潜艇水动力学 ,对于潜艇的非声探测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状况作了介绍。
|
|
|
|
1 |
张效慈,张军;变密度深水中的内波向水面的垂直传播[J];船舶力学;2004年01期 |
2 |
韩端锋,黄德波;近水面潜体兴波阻力的数值预报和收敛性分析[J];船舶力学;2005年01期 |
3 |
洪方文,常煜;均匀流中潜艇水下运动表面尾迹的数值模拟[J];船舶力学;2005年04期 |
4 |
张效慈;潜艇内波尾迹物理场在海面映波量值的确定[J];船舶力学;2005年04期 |
5 |
杨立;初明忠;张健;陈翾;刘慧开;沈良文;;潜艇尾迹内波的实验研究[J];船舶力学;2008年01期 |
6 |
王爱明,朱敏慧,康雪艳,郝胜勇;海面波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仿真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02年03期 |
7 |
池顺良,钟荣融,骆鸣津,杨洪之;板内地震的成因及全球地震活动的分布特征——内波假说对地震活动的解释[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7年03期 |
8 |
刘永泰;决策支持系统[J];电子科技导报;1996年06期 |
9 |
刘成国,黄际英,江长荫,蔺发军;用伪折射率和相似理论计算海上蒸发波导剖面[J];电子学报;2001年07期 |
10 |
张昌达;;关于磁异常探测的若干问题[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6期 |
|
|
|
|
|
1 |
杨立;初明忠;张健;陈翾;刘慧开;沈良文;;潜艇尾迹内波的实验研究[J];船舶力学;2008年01期 |
2 |
沈国光,项伟征;海洋内波的相似性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年06期 |
3 |
常煜;洪方文;;两层流体中潜艇水下运动尾迹的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6年01期 |
4 |
张效慈,张军;变密度深水中的内波向水面的垂直传播[J];船舶力学;2004年01期 |
5 |
赵炳爱,苏辉;SAR图像中内波参数提取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2期 |
6 |
杨劲松,周长宝,黄韦艮,许明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内波参数提取方法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0年01期 |
7 |
徐世昌,王光辉,齐力杰;运动点源产生的内波[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8 |
沈国光,李德筠;内波研究中的射线理论和陷波[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6年01期 |
9 |
沈国光,李德筠,王日新,徐肇廷;简化Holmboe分层流体密度剖面的形成及其内波实验[J];实验力学;1998年01期 |
10 |
李德筠,王日新,沈国光,程虹;连续分层重力内波的数学模型及其传播模式[J];天津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