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子波相位不准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英文)

袁三一  王尚旭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在振幅谱估计准确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相位谱子波作为实际估计子波进行线性最小二乘反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除子波相位外,所有其它影响反演结果的因素均忽略。稀疏反射系数模型(块状波阻抗模型)反演结果表明:(1)使用不同相位谱子波进行反演,其反演结果合成的记录与原始记录都非常匹配,但反演的反射系数和声波阻抗结果与真实模型有差异;(2)反演结果的可靠程度主要与不同相位子波z变换的根的分布有关,当估计子波与真实子波Z变换的根的分布仅在单位圆附近有差异时,反演的反射系数和声波阻抗与真实模型很接近;(3)尽管反演前后地震记录都匹配了,并且评价反演结果好坏的柯西准则或改进柯西准则(反演参数没有进行自适应处理)已经达到了最优(最小),但反演结果与真实模型仍存在较大差异。最后,针对子波相位估计不准可能导致反演效果较差这个问题,我们提出采用求L1范数、丰度、变分、柯西准则(反演参数进行了自适应处理)或/和改进柯西准则(反演参数进行了自适应处理)的最优值或次优值作为评价准则的一种解决办法,理论上得到了好的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梅艮进;;谱分解技术在小断层识别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2 刘建颖;;两步法反褶积在大庆长垣中浅层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2期
3 李金山;姜秀萍;王修田;;主能量脉冲反褶积[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Z2期
4 王东明;;井震联合技术在断层精细解释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9期
5 白俊辉;敬兵;万小平;董瑞霞;樊杨栓;张聚民;;塔中地区垂直地震剖面激发中的地表虚反射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3期
6 王卫;廖东良;仵杰;;基于Born几何因子的阵列感应反演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芮;李振春;;地震相位校正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广智;印兴耀;吴国忱;张繁昌;;应用双谱求取地震子波的相位谱[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李国发;王万里;;基于相位主值的双谱域地震子波相位估计[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邱娜;陈海清;刘怀山;;地震子波分解与重构方法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六)——空间地球物理环境与国家安全[C];2010年
5 张广智;印兴耀;吴国忱;张繁昌;;一种确定地震子波长度的方法[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于永才;王尚旭;戚鹏飞;;基于峰度准则的地震子波相位谱估计[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双全;贺艳晓;王尚旭;;地震子波零相位化及属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8 张猛;匡斌;孟祥宾;徐兆涛;;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鲲鹏;李衍达;张学工;;基于小波包分解的地层吸收补偿[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薛国强;李貅;戚志鹏;范涛;周楠楠;;瞬变电磁拟地震子波宽度压缩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刚义;复杂地质条件地震多波照明及地震采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福海;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李亚峻;地震勘探子波估计、面波消减新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建贵;Hyp-curvelet变换与多次波的识别、分离和压制[D];中南大学;2002年
5 杨培杰;地震子波盲提取与非线性反演[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张彪;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海浪遥感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7 陈儒军;伪随机多频电磁法观测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王泽明;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识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9 谢金娥;改善地震资料品质的几种数字技术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孙歧峰;基于任意广角波动方程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杰;基于高阶谱提取地震子波方法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少水;参数化地震子波模型定阶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夏知伟;地震子波优化提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彭建亮;最优分数阶滤波器设计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郗来涛;近海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韩芮;地震相位校正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曹艳玲;一种地震子波提取的高阶累积量方法[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王纯伟;MP算法在地震信号去噪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郭磊;近海浅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赵岩;时频域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叶晓楠;创新精神令我受益至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