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药治疗消渴症的用药规律与特点探析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中医古方治疗消渴症的方剂组成药味,对中医药治疗消渴症的用药特点及规律进行探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有关治疗消渴症的方剂,以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收录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消渴症的577首方剂中共应用药物592种,出现频次为3 769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包括麦冬、甘草、人参等93种;关联规则方法分析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对为人参-甘草、甘草-麦冬、人参-麦冬等187组;3味中药药组包括人参-甘草-麦冬、天花粉-麦冬-黄连、天花粉-甘草-麦冬等117组;4味中药药组包括人参-甘草-麦冬-黄芪、天花粉-知母-麦冬-黄连、人参-甘草-知母-石膏等27组。消渴症包括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湿热内蕴证和血瘀阻络证5种主要证型,其治疗遣方用药各有侧重。结论:基于关联规则方法可挖掘方药治疗消渴症的用药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机制阐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