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与人文关怀
【摘要】:社区体育有参与对象广泛性与自愿性,运动内容、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健身性与娱乐性等特点。政府在社区体育的组织和管理中,应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管理者要改变观念,注重引导;切忌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思想,要为群众办实事;要关注弱势群体、体现社会关怀的温暖。
|
|
|
|
1 |
尹华丁;社区体育与人文关怀[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4期 |
2 |
卢元镇,刘凤霞,李国军;休闲生活方式:社区体育的立足点——社区体育“以人为本”的讨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01期 |
3 |
李娟,牛静;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J];体育学刊;2005年03期 |
4 |
宁克,刘晟;长沙市社区体育发展情况的调查[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
5 |
王颖;我国社区体育现状述评[J];引进与咨询;2005年01期 |
6 |
任海,王凯珍,王渡,林洁,陈国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组织特征──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探讨之一[J];体育与科学;1998年02期 |
7 |
刘志斌;我国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刍议[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8 |
杜雪峰;小康社会社区体育市场表现特征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12期 |
9 |
盛泉林,高军,王元华;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发展关系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0 |
宋培东,崔旭艳,赵振;我国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
11 |
汪康乐,邰崇禧,谈强,钱明志;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策略与建议[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2 |
徐箐;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3 |
付明,汤起宇;人口老龄化与社区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4 |
陈庆青;试析香港社区体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体育文史;1998年06期 |
15 |
程红义;社区体育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J];体育文史;1998年06期 |
16 |
韩云;南通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
17 |
顾渊彦,何元春;体育教师与社区体育建设[J];体育学刊;2001年02期 |
18 |
杨忠,王世哲,康英萍;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
19 |
杨津津!(100081);社区体育的一个角落[J];中国学校体育;2001年04期 |
20 |
邓壁娟;试论新形势下中国社区体育的地位和作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