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中间包内夹杂物去除行为的水模型研究
【摘要】:通过选择乳状液滴模拟夹杂物和连铸中间包水模型实验,考察了控流装置、浇铸速度、夹杂物粒径对中间包内夹杂物去除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挡墙-挡坝组合控流夹杂物去除效果最佳,中间包内强湍流区夹杂物的碰撞聚合以及向上和表面流速的增加是主因;中间包注流区加入抑湍器,虽然其流体流动特征发生改变,但对夹杂物去除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较高的浇铸速度下,单纯靠控流装置的优化已不能很好地改善夹杂物的去除效果.
|
|
|
|
1 |
樊俊飞,张清朗,朱苗勇,王文忠;多流连铸中间包流动与传热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2 |
郑淑国,朱苗勇,姜桂连,宋嘉鹏;四流矩形中间包冲击碗应用水模实验研究[J];钢铁;2004年05期 |
3 |
郑淑国;朱苗勇;;多流连铸中间包各流流动特性一致性的判别[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
4 |
谢健,郑淑国,吴永来,朱苗勇;五流T型中间包内控流装置优化的水模型实验[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2年04期 |
5 |
郑淑国,朱苗勇;薄板坯连铸中间包内抑湍器的模拟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2004年04期 |
6 |
张兴中;我国连续铸钢技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J];钢铁研究学报;2004年06期 |
7 |
樊俊飞,朱苗勇,张清朗,王文忠,樊俊飞;六流连铸中间包内流动与传热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及控流装置优化[J];金属学报;1999年11期 |
8 |
郑淑国,朱苗勇;多流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特性的分析模型[J];金属学报;2005年10期 |
9 |
王立涛,张乔英,李正邦;中间包内流体流动及夹杂物去除的研究[J];炼钢;2005年02期 |
10 |
钟良才,张庆峰,刘春,朱英雄,王仁贵,赵素华,贾宏明,张晓军,潘玲;四机四流大方坯连铸中间包结构优化[J];炼钢;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