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GLAS与ETM联合反演森林地上生物量研究
【摘要】:在实现大脚印激光雷达GLAS森林冠顶高度反演算法基础上,建立了复杂地形条件下森林地上生物量神经网络反演模型,制作了研究区森林地上生物量分布图。总体上,激光雷达GLAS森林冠顶高度和地上生物量估算精度较高。森林冠顶高度针叶林精度最好(R2=0.692);阔叶林次之(R2=0.5062);地上生物量反演结果与实测结果十分接近,在空间分布上与土地覆盖分布特征非常一致。
|
|
|
|
1 |
曾天勋;陈秋捷;;五年生松阔混交林分叶面积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关系的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1990年03期 |
2 |
马克平;张悦;周瑞昌;;三江平原小叶章草地地上生物量季节性模式的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1991年02期 |
3 |
陈继红,祖元刚,倪红伟,王昆;松嫩草原放牧地主要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增长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4 |
王国良;盛亦兵;何峰;万里强;李向林;;天然羊草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研究[J];草地学报;2010年01期 |
5 |
张涛;周海柱;王军;娄玉杰;;山地放养大骨鸡对植被特征的影响[J];中国家禽;2010年18期 |
6 |
王梓;马履一;贾忠奎;林平;杨自立;高卫东;左海军;秦超;;1年生欧美107杨地上生物量水肥耦合效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7 |
田玉梅,张义科,张洪达,张翠君;太行山草地建群种远东羊茅地上生物量动态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3年01期 |
8 |
彭玉梅;天然羊草草地和贝加尔针茅草地地上生物量及营养动态的研究[J];中国草地;1997年05期 |
9 |
黄富祥,高琼,傅德山,刘振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典型草原百里香-本氏针茅草地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响应动态回归分析[J];生态学报;2001年08期 |
10 |
朴世龙,方精云,贺金生,肖玉;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J];植物生态学报;2004年04期 |
11 |
鄢燕,张建国,张锦华,范建容,李辉霞;西藏那曲地区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J];生态学报;2005年11期 |
12 |
秦建波;穆春生;;山野豌豆地上生物量和草层结构及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J];草业科学;2006年08期 |
13 |
贾开心;郑征;张一平;;西双版纳橡胶林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6年09期 |
14 |
卢辉;韩建国;张泽华;;典型草原亚洲小车蝗危害对植物补偿生长的作用[J];草业科学;2008年05期 |
15 |
王彦龙;马玉寿;孙小弟;施建军;董全民;盛丽;杨时海;;格姆滩“黑土型”退化草地生物量及营养季节动态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年02期 |
16 |
何芳兰;裴明祥;王继和;刘虎俊;尉秋实;;不同刈割频度对绵毛优若藜地上生物量及根系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06期 |
17 |
张学国;;我国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模式[J];河北林业;2008年03期 |
18 |
蒋德明;唐毅;李晓兰;押田敏雄;李明;;科尔沁沙地灌丛改造的工程措施及效果[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9 |
何丹;李向林;何峰;万里强;李春荣;;施氮对退化天然草地主要物种地上生物量和重要值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09年05期 |
20 |
韩龙;郭彦军;韩建国;郭芸江;唐华;;不同刈割强度下羊草草甸草原生物量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草业学报;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