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东南部棘蛙属一新种记述(两栖纲:蛙科)
【摘要】:对产于西藏东南部察隅和墨脱的察隅棘蛙通过形态特征和数值分类作了进一步比较研究。结果认为 :产于察隅的察隅棘蛙是一个有效种 ,而产于墨脱的标本应为一个新种 ,即墨脱棘蛙Paamedogensissp .nov .。
|
|
|
|
1 |
李树深,胡健生;福建九龙棘蛙和小棘蛙的核型和Ag-NORs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5年05期 |
2 |
李树深,胡健生;中国几种棘蛙的核型C—带和Ag—NORs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6年01期 |
3 |
陈晓虹,江建平;太行隆肛蛙补充描述(无尾目,蛙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4年03期 |
4 |
陈晓虹,江建平,瞿文元;叶氏隆肛蛙(无尾目,蛙科)的补充描述[J];动物分类学报;2004年02期 |
5 |
李树深,胡健生;云南三种同域分布的棘蛙(蛙科Ranidae:无尾目Anura)的核型和银带研究[J];动物学报;1994年03期 |
6 |
孙爱群;苏丽;周未;方小超;沙伟;;双团棘胸蛙与棘腹蛙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J];四川动物;2011年02期 |
7 |
张加一,谷晓明;水城棘腹蛙的核型和Ag-NOR_s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8 |
江建平,周开亚;从12SrRNA基因序列研究中国蛙科24种的进化关系[J];动物学报;2001年01期 |
9 |
高成伟;张碧文;秦新民;;广西部分棘蛙类物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0 |
;棘蛙类群揭示了喜马拉雅地区和东南亚的演化历史[J];科学观察;2010年06期 |
11 |
赵尔宓;蛙属的划分及其评价[J];四川动物;1994年03期 |
12 |
宋大祥;蛭纲的系统演化[J];动物学杂志;1982年04期 |
13 |
黄正一,刘宝和;浙江蛙属一新种[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14 |
刘宝和;九龙山两栖动物初步调查报告[J];动物学杂志;1989年05期 |
15 |
蔡明章;武夷山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及区系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16 |
刘承釗
,胡淑琴
,杨撫华;1958年云南省两栖类调查报告 刘承钊;胡淑琴;杨抚华[J];动物学报;1960年02期 |
17 |
;福建省两栖动物的三新种[J];动物学报;1975年03期 |
18 |
黄永昭,费梁;西藏两栖动物二新种[J];动物分类学报;1981年02期 |
19 |
王英永;肖家杰;彭启升;陈晖;钟方华;;江西三清山两栖纲动物多样性及其区系特征[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20 |
祝传贵;曹兰菊;陈晓虹;;太行隆肛蛙骨骼系统的解剖[J];四川动物;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