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量子点的发光性质研究
【摘要】:用PL谱测试研究了半导体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性能,分析了不同In组分覆盖层对分子束外延生长的量子点发光特性的影响,及导致发光峰红移的原因。结果显示,In元素有效抑制界面组分的混杂,使得量子点的均匀性得到改善,PL谱半高宽变窄。用InAs覆盖的In0.5Ga0.5As/GaAs自组织量子点实现了1.3μm发光。
|
|
|
|
1 |
A.Vecht;硫代镓酸锌掺锰的发光性质[J];发光学报;1975年05期 |
2 |
陈日升,黄京根,徐燕;Ce~(3+),Tb~(3+)(或Mn~(2+))激活八硼酸盐BaB_8O_(13)的发光性质[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
3 |
;NMLP'2008第一轮征文通知第二届全国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J];发光学报;2008年02期 |
4 |
;NMLP'2008第一轮征文通知 第二届全国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J];发光学报;2008年04期 |
5 |
;NMLP’2008第一轮征文通知 第二届全国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J];发光学报;2008年05期 |
6 |
莎仁;王喜贵;李霞;;离子交换法制备ZrO_2:Eu~(3+)纳米晶及其发光特性[J];金属学报;2010年02期 |
7 |
曹立新;孙大可;林映霞;;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11期 |
8 |
许春华;欧阳春发;贾润萍;王霞;;聚偏二氟乙烯/(Y_(0.97)Eu_(0.03))_2O_3稀土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形貌及发光性能(英文)[J];发光学报;2008年05期 |
9 |
王冬梅;刘庆;李媛媛;郑显鹏;徐媛媛;杜斌;;稀土配合物Tb(Sal)_3·3H_2O纳米微晶的制备及发光性质[J];发光学报;2008年05期 |
10 |
王喜贵;薄素玲;齐霞;娜米拉;李力猛;;CaMoO_4∶Eu~(3+)发光材料的制备和发光性质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9年02期 |
11 |
沈友德;董岩;李慧娟;韩学林;蒋建清;;YAG:Tb荧光粉的合成和发光性质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7期 |
12 |
袁曦明;唐元骏;何应律;;库水硼镁石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J];矿物岩石;1993年04期 |
13 |
王喜贵;李霞;;Tb~(3+)和Na_2WO_4共掺杂SiO_2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02期 |
14 |
强人峰;肖思国;阳效良;丁建文;朱楚桥;;Fe~(3+)、Ce~(3+)共掺杂γ-LiAlO_2的发光性质(英文)[J];发光学报;2009年01期 |
15 |
吕玉珍;郭林;李成榕;汪佛池;;简单溶液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及光学性质[J];发光学报;2009年04期 |
16 |
岳淑美;李娜;王彬彬;林世威;孙二君;;2-(2-吡啶基)苯并咪唑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J];发光学报;2009年06期 |
17 |
黄京根,余兴海,胡建国,王惠琴,徐燕;Ce~(3+),Pb~(2+)和Sn~(2+)离子在β′-Al_2O_3型六角铝酸盐1.30BaO·6Al_2O_3中的发光性质[J];发光学报;1990年01期 |
18 |
王育华,宋大康,管兴胤;LaAl_3(BO_3)_4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的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2年06期 |
19 |
张忠义;张韫宏;李晓丽;;稀土多酸膜的组装及其发光性质[J];稀土;2006年05期 |
20 |
沈雷军;赵增祺;韩莉;周永勃;万作波;张国斌;张丹红;;Zn,Cd对CaTiO_3∶Pr~(3+)的发光性质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