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2010年青藏高原积雪日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作为冰冻圈最为活跃和敏感因子,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备受国内外关注.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1981-2010年地面观测积雪日数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近30年来高原积雪日数的时空变化特点.主要结论如下:(1)近30年内高原平均年积雪日数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少幅度达4.81 d·(10a)-1,其中冬季减幅最为明显,为2.36 d·(10a)-1,其次是春季(2.05 d·(10a)-1),而夏季最少(0.21 d·(10a)-1);(2)30年间,积雪日数较少的年份多数出现在本世纪初10年内,且2010年属于异常偏少年,高原积雪日数在1997年左右发生了由多到少的气候突变;(3)在空间上,北部柴达木盆地及其附件区域部分气象台站观测的年积雪日数出现了不显著的增加趋势之外,高原91.5%的气象站年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且高寒内陆中东部和西南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等高原历年积雪日数高值区域减少最为明显;(4)由于受到气象台站所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表类型、海拔高度、局地气候以及大气环流等综合影响,高原平均年积雪日数的空间差异很大,最多达146 d,最少的则不足1 d,平均仅为38 d,其中高寒内陆中东部是积雪日数最长的区域,而东南部海拔和纬度较低的干热河谷地区积雪日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