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河流域平原耗水驱动力与适宜绿洲规模分析
【摘要】:基于和田河流域1964—2007年的水文、气象及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探讨了流域耗水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水量平衡法和水热平衡法估算了流域适宜绿洲规模和适宜耕地面积.结果表明,1964—2007年和田河流域出山口径流呈现增幅为0.495×108m3.(10a)-1增加趋势,流域耗水量呈现增幅为0.638×108 m3.(10a)-1增加趋势,而下泄进入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则呈现减幅为0.143×108 m3.(10a)-1的减少趋势.1988年后人为活动对水资源影响明显加强,1989—2007年流域耗水量表现为4.805×108 m3.(10a)-1的显著增加趋势.分析表明:和田河适宜绿洲规模约为4 400 km2,适宜绿洲耕地面积约为1 300 km2.
|
|
|
|
1 |
谢永琴,刘志辉,魏英;和田河流域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2 |
刘志辉,谢永琴,穆建军,樊夙昱;和田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9年03期 |
3 |
黄领梅,沈冰,宋孝玉,李怀恩,罗光明;和田河流域地表径流变化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Z1期 |
4 |
杨丽文,何秉宇,黄培佑,努尔巴依;和田河流域天然柽柳灌木林生态价值评估[J];中国沙漠;2005年02期 |
5 |
王让会,张惠珍,马映军;和田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成因辨识[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6 |
程其畴;;和田河流域水文特性[J];水文;1986年06期 |
7 |
兰文军;;浅谈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3年01期 |
8 |
谢香方;;和田河中下游地区的开发建设和治理保护[J];干旱区研究;1985年04期 |
9 |
王亚军;陈龙;;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1期 |
10 |
许有鹏;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