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作用。方法 8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5~64岁,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C组)、地佐辛组(D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多模式镇痛组(PM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 min给予生理盐水、地佐辛10 mg、帕瑞昔布钠40 mg及地塞米松10 mg、地佐辛10 mg,复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注射。各组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统计各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RFC),记录术后患者拔除喉罩后0、1、2、4、8、12、24 h(T 1-7)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各组补救镇痛的时间和剂量,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C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多于其他各组。拔除喉罩后0、1、2、4、8、12 h的VAS评分,D组、P组均低于C组(P0.05),PM组低于D组、P组、C组(P0.05)。各组中患者于拔出喉罩后1、2、4 h需要补救镇痛的例数,C组多于D组、P组(P0.05),而PM组不需要补救镇痛(P0.05)。其他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有更好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