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精油成分和含量的影响因素综述
【摘要】:从薄荷的品种、产地、气候和采收时间、不同器官、栽培条件、贮藏时间以及精油提取方法等方面对影响薄荷精油成分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薄荷属精油成分和含量种间种内差异明显;薄荷属资源精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不但与其遗传背景等有关,也与产地有关;同一种薄荷不同器官的精油成分和含量不同;薄荷精油的化学成分受采收时间等影响很大;栽培地的纬度和气象因子对薄荷精油成分和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栽培条件如施肥量、施肥方式、氮源、矿质离子浓度、种植密度、生长激素等都对薄荷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具有一定影响。
|
|
|
|
1 |
孟凡娟,王富;番茄果实内番茄红素的合成及影响因素[J];北方园艺;2001年05期 |
2 |
魏兴国,董岩,高朝明;春季采野生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3 |
王彦涵,高建平,乔春峰,陈道峰;国产五味子科植物导管分子的比较解剖[J];广西植物;2003年03期 |
4 |
李为,余龙江,朱敏,徐冬斌;紫杉醇生物合成代谢调节方法的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7期 |
5 |
许鹏翔,贾卫民,毕良武,刘先章,赵玉芬;中国新疆椒样薄荷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品质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3年01期 |
6 |
王鸿;陆红娅;陈建澍;欧志敏;易喻;应国清;;宁波苦丁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比较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年05期 |
7 |
汪贵斌,曹福亮,方升佐,褚生华,李群;银杏叶用园建园材料选择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0年04期 |
8 |
邱德有;试论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2000年03期 |
9 |
梅兴国,汪爱顺,杨新;Clomazone对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的影响[J];生命科学研究;2002年01期 |
10 |
李顺祥,张志光;紫杉醇生物合成酶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02年S2期 |
|
|
|
|
|
1 |
李铁纯,张捷莉;薄荷精油化学成分的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2 |
姚渭溪,胡蓉;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薄荷中有效成份[J];分析化学;1995年12期 |
3 |
李百贵,安秋荣,郭志峰;用色谱-质谱方法鉴定薄荷油中的异构体[J];分析化学;2001年05期 |
4 |
刘绍华;椒样薄荷和亚洲薄荷挥发油香气成分的研究[J];华夏医学;1997年03期 |
5 |
刘金荣,李萍,李毓倩;三种野生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J];农垦医学;1995年01期 |
6 |
刘绍华;栽培条件对椒样薄荷油质量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年03期 |
7 |
苟兴文,窦宏涛;陕西椒样薄荷精油的成分分析及品质研究[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2年01期 |
8 |
刘绍华;辣薄荷在不同收割期油的质量比较[J];中草药;1997年05期 |
9 |
梁呈元,李维林,张涵庆,任冰如;薄荷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