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铎;解莉;张丽萍;赵宝华;;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
2 |
蒋锋;刘鹏飞;杜世州;王晓明;;我国棉花抗黄萎病遗传育种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
3 |
王明江;章如意;林多多;林玲;周益军;;棉花黄萎病不同抗性品种内生菌数量调查与拮抗菌筛选[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
4 |
李大成;刘在徐;刘淑芬;郭辰舟;;夏季盖膜晒地防治棉枯、黄萎病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5 |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陈旭升;许乃银;狄佳春;马晓杰;;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9期 |
6 |
牛赡光;王清海;张淑静;刘幸红;丁爱云;;化学杀菌剂和生防菌对棉花黄萎病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7 |
王鹏;丁业掌;陆琼娴;郭旺珍;张天真;;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培育[J];科学通报;2008年09期 |
8 |
张纯颖;王省芬;张桂寅;吴立强;迟吉娜;李志坤;马峙英;;黄萎病菌诱导下陆地棉抗病品种SSH文库的EST分析[J];棉花学报;2010年01期 |
9 |
许爱玲;;山西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
10 |
张兴华;李捷;;江西棉黄萎病发生及防治[J];江西植保;2008年01期 |
11 |
沈新莲,袁有禄,郭旺珍,朱协飞,张天真;棉花高强纤维主效QTL的遗传稳定性及它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果[J];高技术通讯;2001年10期 |
12 |
陈旭升,陈永萱,黄骏麒;棉花黄萎病菌液体培养过程中有关pH值问题初探[J];江苏农业学报;1998年04期 |
13 |
石玉真;刘爱英;李俊文;邵艳华;袁有禄;;与棉花纤维强度连锁的主效QTL应用于棉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J];分子植物育种;2007年04期 |
14 |
杨泽茂;李骏智;李爱国;张保才;刘广平;李俊文;石玉真;刘爱英;蒋建雄;王涛;袁有禄;;利用高代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棉花染色体片段代换系[J];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02期 |
15 |
吴翠翠;简桂良;王安乐;刘方;张先亮;宋国立;黎绍惠;陈朝辉;王春英;张香娣;王坤波;;棉花抗黄萎病QTL初步定位[J];分子植物育种;2010年04期 |
16 |
刘学堂,宋晓轩,郭金城;棉花黄萎病菌的研究及最新进展[J];棉花学报;1998年01期 |
17 |
陈勋基;葛峰;王冬梅;师维军;徐利明;吴为人;黄全生;;棉花枯萎病抗性的QTL定位[J];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06期 |
18 |
王孑民;夏成敏;翼雪梅;;棉花黄、枯萎病症状及致病菌源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1964年01期 |
19 |
田秀明;杜利锋;王子元;;棉花对黄萎病菌抗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核酸含量关系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
20 |
马峙英,王省芬,张桂寅,李兴红,刘叔倩,吴立强,刘占国,孙济中,刘金兰;河北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的研究[J];棉花学报;1997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