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肉牛品种间杂种优势预测
【摘要】:[目的]预测西门塔尔杂交牛(西杂牛)与不同品种牛之间的杂种优势。[方法]以西杂牛为母本,利木赞牛、红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德国黄牛为父本,利用微卫星标记对不同牛种间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并预测杂种优势。[结果]西杂牛与德国黄牛的遗传距离最大,为1.2598,其次是利木赞牛(1.0546)、红安格斯牛(0.8867)和夏洛莱牛(0.5997)。[结论]西杂牛与其他品种牛之间的杂种优势依次为德国黄牛利木赞牛红安格斯牛夏洛莱牛。
|
|
|
|
1 |
陈艳荣,王继文,张仁双;遗传标记在水禽育种中的应用[J];四川畜牧兽医;2003年02期 |
2 |
张西锋,耿社民,陈宏,张建勤,张丽娟,顾玉兰,沈伟;秦川牛及其杂种牛肉用性能的RAPD标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3 |
陈奕欣,左正宏;RAPD技术探讨几种家鸭与野鸭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4 |
陈奕欣,陈小麟,吕良炬,赵扬,左正宏,赖垣忠;家鸭资源利用及优良品种培育[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5 |
陈晖,檀俊秩,刘玉涛,宋健捷;半番鸭白色羽毛性状的选择及其效应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00年05期 |
6 |
施启顺,柳小春,吴晓林;商品杂种猪生长和肉用性状的杂交效果参数与RAPD带纹相似系数间关系浅析[J];遗传学报;2001年08期 |
7 |
陈晖,陈岩锋,郑丽祯,郑嫩珠,檀俊秩;番鸭与家鸭属间杂交F_1半番鸭羽色遗传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3年01期 |
|
|
|
|
|
1 |
瞿陆峰;潘伟荣;曾养志;;微卫星DNA标记及其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年04期 |
2 |
李关荣,廖芳,鲁成,向仲怀;蚕微卫星DNA体外自我扩增条件初步研究[J];蚕业科学;2003年03期 |
3 |
符亚原,郭传甲;微卫星DNA在猪育种中的应用[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4年01期 |
4 |
陈盛禄,李建科,钟伯雄,苏松坤;意大利蜜蜂产浆性状10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分析(英文)[J];遗传学报;2005年10期 |
5 |
吴继法,吴登俊;微卫星DNA在家畜亲子鉴定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国外畜牧科技;2001年05期 |
6 |
廖小林,俞小牧,谭德清,童金苟;长江水系草鱼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05年02期 |
7 |
亐开兴;李红伟;和占星;袁希平;黄必志;;微卫星DNA标记与亲子鉴定[J];中国牛业科学;2008年06期 |
8 |
吕慎金,马月辉,耿社民,杨燕;微卫星DNA及其在羊品种资源评价和保护中的应用[J];家畜生态;2003年02期 |
9 |
孙伟;微卫星DNA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年03期 |
10 |
谈移芳,张启发;水稻蜡质基因引导区的两个SSR序列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英文)[J];植物学报;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