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暴雪产生的气候背景分析
【摘要】:利用辽宁1961年至今14个地市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辽宁大暴雪个例发生的时空特征、前期异常气候现象、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太阳黑子和大气环流的异常演变,认识到大暴雪出现前辽宁气候已经偏离常态,处于气温偏高偏低、降水偏少偏多状态;中西伯利亚高原或其南部上空冷空气堆积形成强纬向锋区或横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落、强度减弱,东亚槽偏西,北半球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大气环流形势的调整促使冷暖空气在辽宁交绥;太阳黑子峰谷年附近以及拉尼娜(La Nia)和厄尔尼诺(E1 Nio)事件发生年,辽宁容易产生大暴雪。此外,辽宁大暴雪一般出现在2月和3月,落区在辽河中下游及以东地区和辽宁的东南部。
|
|
|
|
1 |
吴有训,王克强,杨保桂,程雪生,李敬义,胡文运,郑光明,刘勇;1998年南海夏季风大气环流演变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
2 |
吴春英;刘洪新;李金义;徐全辉;;抚顺暴雪天气特征及其农业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
3 |
唐亚平;张凯;张伟;李忠娴;李岚;赵苗;王瑞莹;;东北雨季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
4 |
吴云荣;孙正玉;韦莹莹;平海波;吴芳芳;;1970~2008年盐城市暴雪天气气候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
5 |
胡方同;陈海波;马国涛;张成军;裴小龙;;宁夏六盘山区暴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
6 |
王澄海,董安祥,王式功,杨德保;青藏高原积雪与西北春季降水的相关特征[J];冰川冻土;2000年04期 |
7 |
韦志刚;青藏高原积雪异常的持续性研究[J];冰川冻土;2001年03期 |
8 |
杨莲梅,杨涛,贾丽红,常涛;新疆大~暴雪气候特征及其水汽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3期 |
9 |
李培基;高亚洲积雪分布[J];冰川冻土;1995年04期 |
10 |
何有海,关翠华;南海上层海洋热力结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
|
|
|
|
|
1 |
穆明权,李崇银;东亚冬季风年际变化的ENSO信息 Ⅰ.观测资料分析[J];大气科学;1999年03期 |
2 |
武炳义,黄荣辉;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极端异常变化与东亚冬季风[J];大气科学;1999年06期 |
3 |
陈文;El Nio和La Nia事件对东亚冬、夏季风循环的影响[J];大气科学;2002年05期 |
4 |
陈海山,孙照渤;欧亚积雪异常分布对冬季大气环流的影响I.观测研究[J];大气科学;2003年03期 |
5 |
陶诗言,张庆云;亚洲冬夏季风对ENSO事件的响应[J];大气科学;1998年04期 |
6 |
张小玲,程麟生;“96.1”暴雪期中尺度切变线发生发展的动力诊断Ⅰ:涡度和涡度变率诊断[J];高原气象;2000年03期 |
7 |
邓远平,程麟生,张小玲;三相云显式降水方案和高原东部“96.1”暴雪成因的中尺度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00年04期 |
8 |
张小玲,程麟生;“96.1”暴雪期中尺度切变线发生发展的动力诊断Ⅱ:散度和散度变率诊断[J];高原气象;2000年04期 |
9 |
王文,刘建军,李栋梁,翟志宏;一次高原强降雪过程三维对称不稳定数值模拟研究[J];高原气象;2002年02期 |
10 |
白人海;关兴民;王明洁;王东岳;;GRAPES模式运行和质量初检[J];黑龙江气象;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