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农业气候区划与评述
【摘要】:运用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通过生产调研、翻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和核实调整,确定潮州市第3次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标准,绘制区划图,并对区划进行分区评述,提出趋利避害措施。
|
|
|
|
1 |
杨恒山,王芳,张冬梅,王聪,邢昌龄,牛敏;哲里木盟4种主要农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及对比分析[J];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2 |
张佳华,王长耀,符淙斌;遥感信息结合光合特性研究作物光合产量估测模型[J];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02期 |
3 |
颜亮东;伏洋;李凤霞;周秉荣;;青海省冷凉气候资源分区及其开发利用[J];资源科学;2006年01期 |
4 |
宇文高峰;关中农业气候资源评价与持续利用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5 |
何萍,李宏波;云南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及防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6 |
刘建栋,周秀骥,于强;温度对夏玉米光合生产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2年04期 |
7 |
石培华,冷石林,梅旭荣;市场经济下的农业气象经济理论框架初步构想[J];中国农业气象;1994年04期 |
8 |
潘学标;数字化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农业气候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2年02期 |
9 |
刘凤兰;临汾市农业气候资源灰色关联聚类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4年02期 |
10 |
杜筱玲,魏丽,黄少平,刘文英;蒸发力估算及其在江西省农业水资源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气象;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