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NC89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
【摘要】:对烟草 N C89 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 R0、 R1、 R2 及 R3 代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比较,测定了各代叶片中蛋白质和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比较了各代植株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发现再生植株及其后代在农艺性状、蛋白质含量上均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过氧化物同工酶谱随代数的延长而趋于相同。
|
|
|
|
1 |
谭宏祥;程传玲;赵桂铭;潘文亮;张峻松;;河南烤烟中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的分析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5期 |
2 |
武丽;徐晓燕;李章海;黄雅丽;宁井铭;;不同浓度组合生长调节物质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1期 |
3 |
付顺;靖军领;;不同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7期 |
4 |
罗新斌;宁尚辉;徐坚强;;芙蓉王石门山区特色优质烟叶技术开发效果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1期 |
5 |
贺勇;吴俊龙;刘挺;吴晓彦;普国聪;;不同SOD生物微肥喷施量对烤烟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
6 |
毕淑峰;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因子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7 |
张永安,周冀衡,黄义德,杨述元;我国上部烟叶可用性偏低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
8 |
武丽,徐晓燕,黄义德,严伟才;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元素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
9 |
汪耀富,蔡寒玉;烟草抗旱生理生化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
10 |
朱小茜,徐晓燕,黄义德,武德传;多酚类物质对烟草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
|
|
|
|
|
1 |
王海波;施晓东;郭俊云;;南方紫花苜蓿及其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同工酶活性的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
2 |
李爱仙;许亚东;罗建平;刘惠;;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J];北京农业;2007年33期 |
3 |
肖辉海,陈良碧;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4 |
刘振岳,邢宏燕,马云川;紫孢侧耳平菇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的变异性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
5 |
董宝娣,刘小京,董文琦;鲁梅克斯K-1牧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初报[J];草业科学;2000年01期 |
6 |
孔令安,郭洪海,董晓霞;盐胁迫下杂交酸模超微结构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0年02期 |
7 |
郭莉珍,赵素温,李存福,田青松,马玉山;鲁梅克斯牧草饲喂奶牛效果观察[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0年04期 |
8 |
郑国华,潘东明,丘友萍,潘文国;柚果实采后组织含水量、保护酶活性与汁胞粒化的关系[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9 |
潘东明,陈桂信,郑国华,林慧颖,佘文琴;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王官溪蜜柚汁胞粒化的影响[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10 |
鲁雪华,丁舒敏,林勇;旱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性状表现[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7年01期 |
|
|
|
|
|
1 |
张玉玲,鞠晓峰,杨青川,李柏林,杨茁萌;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及野生酸模遗传多态性分析[J];草地学报;2004年04期 |
2 |
孙贺;刘乐承;;原生质体技术在蔬菜育种中的应用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3 |
张名福;陈传培;廖炜原;;甜春橘柚粒化、椪柑枯水与塑膜单果包的关系[J];福建果树;2010年04期 |
4 |
叶涛;王明兹;黄建忠;陈必链;;雨生红球藻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育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5 |
张延红;何春雨;柳俊;;马铃薯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遗传变异研究进展[J];甘肃农业科技;2008年05期 |
6 |
丁健;邓秀新;;柑橘果实粒化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
7 |
周开兵,郭文武,夏仁学,黄仁华,胡利明,刘芙蓉;5种柑橘砧木某些生理生化特性初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8 |
丁健;邓秀新;;柑橘果实粒化研究进展[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9 |
周开兵,夏仁学;中国柑橘砧木选择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1期 |
10 |
宋尚伟;牛姗姗;郑先波;;原生质体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
|
|
|
|
|
1 |
蔡起贵,钱迎倩,周云罗,吴素萱;烟草(Nicotiana tabacum)原生质体再生成植株及影响植株分化的某些因素[J];中国科学;1977年04期 |
2 |
任延国,贾敬芬,李名扬,郑国錩;小麦幼穗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J];科学通报;1989年09期 |
3 |
龚明良;卜锅章;丁昌敏;姚绍满;张历历;;烟草种间体细胞杂交育成新品系[J];中国烟草学报;1992年02期 |
4 |
王丽莉,贾敬芬,鲁润龙,鲍时来,尹路明;影响小麦原生质体培养因素的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
|
|
|
|
1 |
K.Oono;郑企成;;水稻组织培养中突变的特征[J];核农学通报;1984年03期 |
2 |
胡蕙露;安徽贡菊茎尖培养和再生植株[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
3 |
A·Karp
,蒋有绎;马铃薯在组织培养中的遗传不稳定性[J];农业新技术;1989年03期 |
4 |
李名扬;;从长期继代培养的胡萝卜愈伤组织原生质体获得再生小植株[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5 |
孙勇如;李向辉;孙宝林;张伟;张丽明;李仁敬;党兆男;张梦云;孟庆玉;危晓薇;;新疆甜瓜子叶原生质体的培养和植株再生[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9年12期 |
6 |
战淑敏;;烟草叶组织培养直接获得再生植株[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
7 |
周思君;大豆生物工程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4年05期 |
8 |
周柱华,王秀梅,邢燕菊,许方佐,胡世昌;玉米体细胞愈伤组织后代的产量配合力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9 |
郑霞,韦小敏,季良越,胡彦民,杨素芬,王庆东;玉米体细胞抗盐突变体的筛选及耐盐性鉴定[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10 |
顾月华;李艳;;中药植物黄山药发根基因的遗传转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