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脚拟青霉产胞外抗氧化活性成分培养基的优化
【摘要】:采用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一株细脚拟青霉产胞外抗氧化活性成分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其产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碳源为蔗糖和麦芽糖组成的复合碳源;氮源为酵母浸出粉;微量元素及生长因子为KH2PO4、柠檬酸铵和VB;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麦芽糖1%、酵母浸出粉1.5%、KH2PO40.5%、柠檬酸铵0.04%、VB0.03%.培养基优化后,该菌株发酵液中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可达73.47%.
|
|
|
|
1 |
桂琳;葛飞;杨成;樊美珍;胡丰林;;柱孢绿僵菌产抗氧化活性成分培养条件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7年04期 |
2 |
易宙进;吴雄伟;;固体培养基分离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
3 |
高梦祥;夏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侧孢芽孢杆菌培养基的优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10年01期 |
4 |
周毅峰;唐巧玉;黄志敏;;磷矿分解菌DPB5液体培养条件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5 |
毕瑞明;不同培养方法对甘薯无菌苗生长的影响[J];生物技术;2002年02期 |
6 |
张仙红;张奂;张未仲;;玫烟色拟青霉最适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6年06期 |
7 |
张娜;郭庆启;赵新淮;;采用D-饱和试验设计确定产植酸酶菌株代谢的营养条件[J];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05期 |
8 |
甄莉;;青叶胆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液体继代培养[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0年03期 |
9 |
高大响,李兆兰,郭丽芸,焦庆才;刺孢小克银汉霉菌体氨基酰化酶的性质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5年04期 |
10 |
李桂琴;高志华;;红枫增殖生长培养基配方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2006年02期 |
11 |
王伟平;吴思方;;红曲霉液态发酵生产红色素的培养基配方优选[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2 |
彭晓云;张明;许东祝;;果蝇培养效果的影响因子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
13 |
王颖;何宁;李清彪;邓旭;卢英华;;酿酒酵母S. cerevisiae高密度培养条件优化研究[J];工业微生物;2007年01期 |
14 |
季祥;王金荣;丁潇;蔡禄;;5种营养盐对富油舟形藻生长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0年11期 |
15 |
窦向梅;王爱丽;郭宁宁;;“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改进[J];生物学通报;2010年11期 |
16 |
梁宗君;杨俊杰;;平菇代料栽培培养基配方比较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7 |
龙雁华,李春如,胡德军,黎德安,樊美珍;不同营养液液体培养对交织顶孢霉形态和胞外多糖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8 |
吴继星,陈在佴,张志刚;苏云金杆菌WG-001工程菌发酵培养基的筛选[J];微生物学杂志;2005年03期 |
19 |
温鲁,夏敏,宋虎卫,蒋洁,袁丞墅,周昊,张乐;液体培养蛹虫草虫草素和腺苷的代谢量[J];微生物学通报;2005年03期 |
20 |
徐金柱;秦长生;李增智;樊美珍;葛飞;;绿僵菌无纺布菌条的制作(I)液体种子培养条件[J];生物学杂志;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