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不同类型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
【摘要】:采用盆栽和15N示踪技术 ,研究了花生不同类型品种的N素吸收效率、N素生理利用效率和N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花生的N素吸收效率、N素生理利用效率、N素利用效率不同类型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3项指标均以龙生型品种西洋生为最高 ,以多粒型品种四粒红最低。前者是后者的 4倍以上。所吸收的N向各器官的分配 ,不同类型品种差异显著。向生殖器官分配最多的中间型品种鲁花 3号比最少的四粒红多73 92 %。荚果产量西洋生是四粒红的 4倍多
|
|
|
|
1 |
刘晓冰,金剑,张秋英,杨恕平,王光华,李艳华;不同大豆基因型氮素积累运转研究简报[J];大豆科学;2001年04期 |
2 |
童依平,李继云,李振声;不同小麦品种(系)吸收利用氮素效率的差异及有关机理研究Ⅱ.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1999年03期 |
3 |
潘庆民,于振文,王月福;追氮时期对小麦光合作用、~(14)C同化物运转分配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1年04期 |
4 |
张林生,张保军,汪沛洪,赵文明;施氮水平对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2年03期 |
5 |
何文寿,陈素生,康建宏;不同基因型春小麦氮磷钾养分效率与其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年03期 |
6 |
赵爱芬,黄学文;春小麦根系生长动态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3年01期 |
7 |
张和平,刘晓楠;华北平原冬小麦根系生长规律及其与氮肥磷肥和水分的关系[J];华北农学报;1993年04期 |
8 |
周竹青,朱旭彤;11个小麦品种苗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与系统聚类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1997年04期 |
9 |
刘强,荣湘民,朱红梅,彭建伟,卢向阳,陈静彬;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氮代谢的差异[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10 |
单玉华,王余龙,山本由德,黄建晔,董桂春,杨连新,张传胜,居静;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J];江苏农业研究;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