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黄春倩,马华智,徐波;A mes试验和小鼠微核试验检测TNF的诱变性[J];癌变畸变突变;1999年06期 |
2 |
程龙球,梁志成,汝明权;三种蒽醌衍生物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0年01期 |
3 |
孟紫强,阮爱东,张波,桑楠,张建彪;二氧化硫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诱发及沙棘油的防护作用[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4 |
杜宝全;哺乳动物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研究进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4年03期 |
5 |
李尊爱,杨树媛,王静,张静,方金福;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吖啶橙染色法的研究[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
6 |
李延兰,丰慧根,孙璐,冯喜兰,苏天保;高温和香烟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7 |
史庆华,施立明;减毒麻疹活疫苗对小鼠的细胞遗传学效应[J];遗传学报;1990年04期 |
8 |
张继伟,窦肇华,尚保红,樊荣,胡卫红;He-Ne激光对小鼠内脏巨噬细胞微核出现率的影响[J];中国激光;1988年10期 |
9 |
曲运波,孟紫强,张建彪;硒酵母对环磷酰胺诱发骨髓细胞微核的作用[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0 |
杨明杰,曹佳;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对昆明山海棠和丙烯酰胺诱发微核染色体组成的研究[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0年04期 |
11 |
陆丹,郑泽爱,王杰,陈奎珍;氟化钠致突变作用的研究[J];遗传;1989年02期 |
12 |
尹龙赞,尹春实;影响微核出现率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7年02期 |
13 |
李尊爱,王雪艳,杨树媛,方金福;小鼠骨髓微核吖啶橙染色法的建立[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9年04期 |
14 |
丰慧根,韩金红,田红召,孙璐,杨保胜;低剂量γ-射线联合香烟烟雾对人淋巴细胞及小鼠骨髓细胞微核作用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8年05期 |
15 |
向华,杨保胜,丰慧根,孙璐,李永辉,徐存拴;复方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口服液的一般毒性和遗传毒理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6 |
李练兵,马明福,蔡敏,李新生,张其清;医用壳聚糖和磷灰石蛋白材料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1999年06期 |
17 |
张世敏,魏会平,杨春玫,田翠时,蔡寅宵;针灸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4年02期 |
18 |
薛开先,季国芳,孙玉洁,周平;微核形成与细胞周期关系的初步研究Ⅰ.人体全血辐射处理后不同放置和培养时间对微核率的影响[J];遗传学报;1986年05期 |
19 |
黄韻珠,王勋陵;蚕豆(Vicia faba)叶尖微核监测技术在开顶式熏气臭氧上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
20 |
李淑娴,刘振声;应用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对辐射诱发的微核合成DNA研究——Ⅰ.不同照射量的效应[J];遗传学报;1987年06期 |
|